【爱历史】李密是如何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举成为瓦岗军的首领?

研究李密与瓦岗的相互关系 , 首先应当理清李密与瓦岗尤其与翟让的组织关系 。 简而言之 , 李密是如何融入瓦岗 , 又以何种状态生存于瓦岗是解读瓦岗体系的首要关注点 。 过往学界多数将李密作为瓦岗军领袖 , 而对李密在瓦岗的初期关注不够 。
尤其是李、翟易主的问题 , 相关研究大多以“于是推李密为主”作为李密成为领袖的标志 。 从事实上看 , 李密确实获得了瓦岗的军事指挥权 , 但笔者对于其是否成功地取得了君主权威还存在疑问 。
【爱历史】李密是如何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举成为瓦岗军的首领?
文章图片
一、李密战略的转变
按《资治通鉴》记载:翟让所部王儒信劝让为大冢宰 , 总体众务 , 以夺密权 。 让兄宽复谓让曰:“天子止可自作之 , 安得与人?汝若不能作 , 我当为之” 。
让谓左长史房彦藻曰:“君前破汝南 , 大获宝货 , 独与魏公 , 全不与我 , 魏公与我所立事未可知” 。
以上两条史料所表现出的翟让与李密行军元帅府的关系似乎不能用传统的主臣关系来概括 。 黄惠贤《李密洛口政权兴衰述评》一文也指出李、翟火并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翟让旧部与李密策略、政见的差异 。 由此可以看出李密和翟让不仅对于魏公名位存在认知差距 , 而且对于瓦岗权力模式的认知也存在差异 。 李密本为杨玄感谋主 , 流亡山东 , 亡匿于亲族、游侠之间 。
这一时期李密并非只接触了瓦岗一支力量 。 作为一个富于经验和能力的谋士 , 李密急于寻求一个有实力的势力来施展战略 。 他首先依附郝孝德 , 但“孝德不甚礼之 。 备遭饥馑 , 至削树皮而食” 。 来到瓦岗的初期 , 李密对自身的定位仍是谋士 , 他所依仗的是个人所谋划的“去天下之策” 。 李密以此身份托付郝孝德失败后 , 又投翟让也不受重用 。
【爱历史】李密是如何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举成为瓦岗军的首领?
文章图片
李密向翟让提出:“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 , 锐兵尽于辽东 , 和亲绝于突厥 , 方乃巡游扬、越 , 委弃东都 , 此亦刘、项奋起之会也 。 以足下雄才大略 , 士马精锐 , 席卷二京 , 诛灭暴虐 , 隋氏不足亡也!”翟让则表示:“吾侪群盗 , 旦夕偷生草间 , 君之言者 , 非吾所及也” 。
此时的山东地区虽然是反隋势力最繁盛的地区 。 但其中的主要力量还是以求存为主的流寇武装 , 除去以长白山贼为代表的反苛政流民军外就是以窦建德、翟让为代表的获罪求生的豪强武装 。 这些势力缺乏稳定根据 , 以裹挟、劫掠为生存手段 。
【爱历史】李密是如何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举成为瓦岗军的首领?】王仲荦先生的研究指出 , 这些地方武装严重缺乏武器和训练 , 而他们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隋军士兵 。 在正面交锋中许多势力往往损失惨重甚至溃败 。 故而 , 在他们看来 , 李密所鼓吹的“去天下之策”并不能带来实际的利益 , 相反还会面临强大的隋正规军的围剿 。 因此 , 在李密以怀揣帝王之策的策士形象出现时 , 遭到了包括瓦岗在内山东诸势力的冷遇 , 甚至出现了“其中有知密是玄感亡将 , 潜劝让害之”的情况 。
【爱历史】李密是如何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举成为瓦岗军的首领?
文章图片
李密自我塑造的策士形象未能成功融入瓦岗体系 , 直观地反映出李密与瓦岗军内部对于政权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 , 也反映出来自关中勋戚的李密对于山东地区的政治现实和反隋武装的生存方式还并不了解 。
策士李密自我形象塑造失败的原因是李密对山东地区的政治现实认识不足 , 这也促使他逐渐改变了身份营造的策略 。 李密流亡山东而不得礼遇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实力基础 。 李密亡于平原郝孝德时 , 从者不过数人 , 献策不纳又无实力 , 故而遭到轻视 。 当时的山东各势力大多无意也无力争城扩张 , 即使是瓦岗军也不过是“引众入二郡界 , 掠公私船”的流寇武装 。
从“求存”的立场来看 , 营造个人实力是十分重要的 。 李密在进入瓦岗后也试图开始营建自己的势力基础 , 借由故人房玄藻的帮助 , 李密“遂与之具游汉、沔 , 徧入诸贼 , 说其豪杰 , 还日 , 从者数百人” 。 获得了最初的支持 。
【爱历史】李密是如何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举成为瓦岗军的首领?
文章图片
李密通过自己出色的外交能力积累起了自己的势力基础 。 其身份从一个单纯的营中游客变成了“诸小贼”在瓦岗的代言人 。 “从者数百人”是李密第一次获得武装力量的支持 。 同时 , 随着李密外交能力和个人实力的积累 , 瓦岗军内部对于李密的态度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