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易经》易经与心理学:易经的心理学解读

《礼记·经解》中说:入其国 , 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 , 洁、静、精、微 , 《易》教也……《易》之失 , 贼……洁、静、精、微而不贼 , 则深于《易》者也 。所谓的“洁、静、精、微”的《易》教 , 其实就体现在人的状态上 。深入学习《易经》的人 , 其为人也:洁:思维有条有理 , 做事井然有序;
静:为人比较沉稳 , 举止很是安闲;精:善于分析综合 , 洞察事物本质;
微:及时捕捉几微 , 拥有先见之明 。但是 , 人在学习《易经》的过程中 , 往往会走偏 , 只要心开始走偏 , 就会变得贼头贼脑 , 神神道道!这就是所谓的“《易》之失 , 贼” 。比如说学《易》之后 , 一切都依赖于占卜 , 希望能够“未卜先知” , 事先就看到事情发展的结果 , 从而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 , 这其实就是倒果为因 , 不想付出 , 光想收获 , 希望通过捷径得偿所愿 , 最后只能是落花有意 , 流水无情 。
其实 , 占卜什么时候才能用?才有用?才会用?这是一整套的对人性、人心、人情的把握才能通晓洞明的 。《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 , 《列子·说符》中更是说:“察见渊鱼者不祥 , 智料隐匿者有殃 。”料事如神 , 看起来很让人羡慕 , 其实是祸殃的起点 。占卜的时机 , 很多时候都是在两可之间 , 不能确认之时 , 才会去用的 。而不是在做事之初 , 先去占卜 , 那样人就永远不能成事了!因为“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南宋·赵汝楳《易雅》中说:夫儒者命占之要 , 本于圣人 。其法有五:曰身、曰位、曰时、曰事、曰占 。故善占者 , 既得卦矣 , 必察其人之素履、与居位当否 , 遭时之险夷 , 又考所筮之邪正 , 以定占之吉凶 。
一个人占卜的时候 , 需要考察这个人的人品、他的位置、当下的社会、所做的事情(是否合乎大家的利益)等等 , 来确定占卜的结果 , 而不是单单只凭借卜得的卦象与爻辞来判定吉凶 。如果所做的事情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话 , 很难不成功;如果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也不占 , 即便卜得的吉兆也很令人怀疑 。古今中西 , 概莫能外 。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讲 , 《易经》是讲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趋势的 ,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观察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 来把握其中的势——这就符合了天地之道;如果没有这样的思维 , 认为学《易经》就是算命的 , 学会《易经》 , 通过算命就成了先知先觉的“神人” , 这就入了旁门左道 , 就是“《易》之失也贼” 。对于《易经》而言 , 历史上就有易有象数辞理之分 。学《易》者往往得于义理(经学)而贼于象数(谶纬) , 因而有汉代经学与谶纬之争 。
《易经》最核心的意思是什么?《易纬·乾凿度》中说:“易有三义:变易、易简、不易”有人解释说 , 变易是相 , 易简是用 , 不易为体 。按照我的理解 , 参照《易纬·乾凿度》这样的说法 , 我认为易有三义:“交易、变易、不易” 。什么叫做“交易”?其实这是事物变化的根本 。《易经》是讲变化的 , 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只有相交才能产生变化 。《道德经》中说: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报抱阳 , 冲气以为和 。阴阳相冲而为和气 , 冲的过程就是交的过程 , 没有交就没有和 。《国语·郑语》中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 , “和实生物 , 同则不继” 。一样的声音就不能形成动听的乐曲 , 只有一种颜色就不能组成美丽的图案 。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 , 才能产生世间万物;所有东西都一样的话 , 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 。就好比说“孤阳不生 , 孤阴不长” , 世界上只有男没有女 , 或者只有女没有男 , 人类就要灭绝了 。
变易是什么意思?就是指相交以后的变化过程 , 到底会怎样变 , 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变化的结果又会是什么?这世界上无物不变 , 但是变化有没有规律?能不能把握住变化的规律 , 甚至将这种规律为我所用 , 这是我们研究变化的用意 。如果这种变化就像布朗运动一样 , 是完全无规律的 , 那我就不用再关注了 。人们也就没有办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了 , 我们只能听天由命 , 随波逐流了 。《易经》也就没有什么用了!不易是什么?就是指在所有变的因素中 , 总有那些不变的东西 , 那些不变的东西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 , 它是整个变化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 , 是需要逻辑思维才能将其提炼出来的 , 是整个过程中看不见的部分 。如果这部分没有得到最核心的阐述 , 没有发现它的存在 , 那么所有对于变化的研究 , 就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 没有发现变化中最本质的东西 , 这样的研究 , 就留于形式 , 对于我们、对于我们在人世间的生活 , 就没有任何的借鉴意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