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始末 路虎和奇瑞什么关系

这可能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后一家合资公司了 。他们说奇瑞现在有一头牛 。没错,也许是这样 。
10月21日,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正式开业 。首款国产车型极光也出现了 。
一周前,捷豹路虎公布了2014年前三季度全球销量:两个品牌全球销量增长12%,而在华销量增长近40%,接近2013年在华销量 。
中国市场豪华车排名第四的捷豹路虎风头正劲 。这是对合资公司未来发展的一种认可 。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这家合资公司 。四年多来,围绕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各种奇闻异事不绝于耳 。
他们说奇瑞有合资,这是倒退;他们说奇瑞渴望合资企业;他们说奇瑞这个品牌配不上捷豹路虎;他们说奇瑞没人才,进不了合资公司;他们说奇瑞会像某些企业一样失去对合资公司的话语权 。
现在合资企业建成投产了,他们开始说,这个产品质量能做出来吗?但是,当他们听说国货没有配备奇瑞的小排量动员器时,他们说,这种设想只是为了加快审批速度吗?
更有甚者,他们甚至拿这家合资公司的之一款产品——奇瑞捷豹路虎极光开玩笑,仿佛一切都因为加上了奇瑞两个字而变得陈腐 。
不过,总结一下,奇瑞捷豹路虎董事长陈安定在今年10月常熟工厂开业时告诉本报采访人员,就是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伙伴就像“夫妻”,有摩擦,但以平等合作为前提 。
但是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这些 。这是一个注定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合资企业 。这是因为奇瑞早年背负着做中国自主品牌旗手的重担,而这几年一直进行的调整和销量都不如以前光鲜,让人在情感上对奇瑞难以接受 。
此外,中国人的自卑心理——固执、不自负、对人不好——比思维定势和大脑更简单化,容易导致对奇瑞合资的各种不当揣测 。
也许时间会揭示这个站点对于奇瑞的主要意义,但在当下,它能更大程度地还原奇瑞与捷豹路虎合资的全过程,对当前和未来的中国汽车工业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
2012年11月,奇瑞捷豹路虎在常熟工厂举行了奠基仪式 。此后,《汽车商业评论》对中国最后一家合资汽车公司的合资全过程展开了全面调查 。我们抓住每一个机会,尽可能地与参与这个合资项目的人接触,无论是大是小,这为我们盲人摸大象提供了有益的赞助 。
这是一个外界不知道,或者只知道一二,但是真的很值得知道的故事 。
1.去英国
在加入奇瑞之前,国内媒体几乎没有关于陈安定的报道 。这位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作了20多年的汽车研究红豆博主,2009年底回国,2010年初加入奇瑞 。
到公司的第二天,奇瑞相关高层就把来奇瑞的主要义务交给了陈安定——打造奇瑞雷克萨斯,希望他能带一个团队来做奇瑞的豪车 。
陈安定听了大吃一惊 。他来奇瑞不是为了打造豪华品牌 。现在这个义务让他突然想到 。更何况,无论是技能占用还是资源积累,奇瑞都不足以向上突破打造豪华品牌 。他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回去好好想想 。”
思虑再三,陈安定表明,做豪车要下很大功夫 。之一个是这将花费很多钱,至少几十亿人民币 。而已经做起了高端品牌瑞麒的奇瑞,显然很难想到接班人,也不愿意放弃这条路 。再贵也“非做不可” 。
事实上,对比当时的数字,2014年底双方股东对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公司的投资将超过109亿元 。当然,它不仅包括四种产品的研发,还包括工厂建设和R&D中心等 。
顺从胜于服从 。陈安定迅速在奇瑞内部成立了一个名为NGX的工作组———NextGenerationX(未知下一代车型) 。但是,面对当时的情况,他还是有点不知所措 。基于多年的造车经验,他总结道“我们自己做不到这一点,得找豪华品牌一起做” 。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奇瑞萌芽的合资想法,其实是陈安定临时起意 。毕竟靠自己很难做高端 。只有通过与高端品牌合资,奇瑞的妄想才能实现 。当时他们分析了一圈,发现捷豹路虎在中国没有合资企业 。
当时捷豹路虎刚刚被印度塔塔集团收购很久,还没有恢复过来,但是在技术和品牌方面有很深的基础 。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告诉本报采访人员,长期在海外的陈安定利用私人关系,很快联系到了捷豹路虎,于是他当即决定前往捷豹路虎英国总部,采访奇瑞常务副总经理郭谦 。
当时恰逢冰岛火山爆发,导致多条航线停航 。原定的会议被推迟到2010年5月28日 。
上午,陈安定、郭谦会见捷豹路虎母公司塔塔集团首席执行官Carl-PeterForster和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Schway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