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叶向高尊重开放的西学观念

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文人 , 叶向高对儒、释、道三教皆有较深入的了解 , 并有所阐发;而其宽容、开放的胸怀和眼光 , 使其对西学亦有了解 , 与当时的著名天主传教士利玛窦、艾儒略等皆有密切的交往 。
积极开放地接触西学
叶向高第一次接触西学 , 利玛窦通过广泛结交中国上层士大夫 , 得到庇佑 , 以便于传教 。 当时与之结交的文人 , 除叶向高外 , 亦有徐光启、李之藻、汤显祖、焦站、沈德符、李费、瞿太素、杨廷箔等 。
【历史故事】叶向高尊重开放的西学观念
文章图片
二人通过瞿太素、王忠铭的引荐结识 , 叶向高对利玛窦的学识和见闻叹服不己 。 万历二十九年(1601) , 利玛窦作为欧洲使节奉诏入京进渴万历帝 , 利玛窦逝世后又代为上疏请求万历帝赐葬 , 可见叶向高对利玛窦的尊重和爱护 。
叶向高结识的第二位西学人物是庞迪我 。 而真正与叶向高有着深刻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的 , 叶向高自天启四年(1624)归家途中与艾儒略相识 , 并引其入闽 , 直至天启七年(1627)逝世 , 一直与艾儒略有密切的交往 。 不仅有诗赠之 , 更为其著述作序 , 甚至与其辩论 , 写就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一笔 。 在《赠泰西诸子诗》中 , 盛赞了这些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 。
实际上 , 真正吸引中国士大夫目光的也确实不是西方的天主教义或天主思想 , 而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西方技艺和先进的科学知识 。 叶向高虽不如徐光启、杨廷箔等士大夫积极引进西方的科技知识或技艺 , 但亦持较为开化、包容的态度 , 和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 , 对他们的传教活动予以理解和宽容 , 并为他们了提供不少的帮助 。
【历史故事】叶向高尊重开放的西学观念
文章图片
为天主教在福建的传播做出重要的贡献
利玛窦、艾儒略等传教士在传播天主教时均采用“驱佛补儒”的手段进行传教 , 最终实现以夷变夏的目的 。 为了便于传教 , 他们会对教义进行修改 , 如隐去与儒家思想相抵悟的部分、混淆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概念 。 不管如何 , 天主教的这种做法确实有利于其教的传播 , 尤其是合儒、补儒、辟佛、驱佛的方式 , 得到了不少上层文人士大夫的支持 , 叶向高叩是其中之一 。
天启四年(1624) , 叶向高致仕南归 , 艾儒略与闽中达官显宦及文人士大夫结识 , 很快打开了局面 , 开始了在福建传教的过程 。 艾儒略在福建的受教者众多 , 影响极大 。 明末的福建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社会 , 由于地处沿海 , 与国外人士多有接触、经济发达 , 海上贸易频繁 , 所以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 。
艾儒略在传播天主教时 , 又注重引用中国的儒家文化经典 , 积极结交士大夫阶层 , 以证明自己融入到东方文明之中 , 更加方便传授自己的思想 。 巴黎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熙朝崇正集》一书 , 《熙朝崇正集》大约收录了闽地文人约七十一位的诗作 。
【历史故事】叶向高尊重开放的西学观念
文章图片
不仅为艾儒略传教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帮助 , 叶向高更是参与到与艾儒略的思想交流中 。 叶向高不崇信天主教 , 因此叶向高对天主教充满了好感和尊重 。 虽对天主教的某些教义不够理解甚至怀疑 , 但并未明确指出 , 更未对其批评指责 。
叶向高在与艾儒略的交流和论谈中 , 不仅表现出对天主教的包容、支持的态度 , 而且通过自己的影响力 , 扩大了天主教在福建的传播 。 艾儒略得以阐释了自己的天主教教义和思想 。 其后艾儒略将“三山论学”的内容整理成《三山论学记》 , 更加扩大了天主教及其天主教义在闽地的地位和影响 , 加速了天主教的传播 。
“三山论学”:对西方思想的疑惑与尊重
天启七年(1627)四月 , 代表着中国传统儒家文人中的佛教信徒;艾儒略作为西方天主教传教士有着彻底地天主教义精神;而叶向高作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人 , 透露出纯正的儒者思想观念 。 三人各执一方 , 展开了一场儒家、佛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对话 。
【历史故事】叶向高尊重开放的西学观念
文章图片
此次“三山论学”共历时两天 , 第一天由三人一起论辩 , 第二天的讨论曹学俭没有参加 , 内容涉及佛教与天主教区别、佛教信仰与儒家思想冲突、“天”与“天主”概念、理气之辨、天主主宰万物、善与恶、生与死、天主降生等二十余个问题 。
【历史故事】叶向高尊重开放的西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