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困于世,但求于心;动乱出哲学,浩劫出真知

中国数千年来,无数先人圣贤在动乱中,在社会百态群出,在民不聊生之际大胆设想,从同富贵到共富贵;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人人平等;从君权神授到有德者居之,无不显现出中国哲学思想的前瞻性和跨历史性。不过制度永远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现象,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荣华富贵,也没有人可以动摇这盘根错节的事实,时间流逝,从上古到明清哲学从未停滞,可是固步自封,难免殃及鱼池。算是浩劫出真知,动乱出哲学,这样的时代也是前所未有的光明。
不困于世,但求于心;动乱出哲学,浩劫出真知
不困于世,但求于心;动乱出哲学,浩劫出真知
文章插图
周室分,诸侯争,天下动,乱世生,百家鸣。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影响着国家的秩序,各地的风俗习惯都会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在这个礼乐具崩的时代,没有准则就会有人制造秩序,有的是文章理论,有的是攻城夺掠,或许鲜血和武器更能唤醒每个人身体里掩藏的血腥,但是笔上的生花之字却能定夺万人死,千人生。
不困于世,但求于心;动乱出哲学,浩劫出真知
文章插图
这是一个时代,百花争鸣;这是一个迈进新世纪的机会,把握住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是一个生死难测的战场,悲欢离合,生离死别,都有可能只是一念之间。这个时代孕育了一帮人,书写了几千年的文化延续,给予了华夏血脉的思想传承。
不困于世,但求于心;动乱出哲学,浩劫出真知
文章插图
当“邹衍吹律”在九州大地被百姓广为传播的时候,邹衍这个在很多史书上被喻为夸夸其谈的“骗子”的人物淡淡的消失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或许当有人深究秦始皇的时候,发现“水德之说”,徐福东渡扶桑里面隐隐约约有邹衍的影子。那时邹衍的“五德始终论”,阐述着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有德者居之。从儒家的“克己复礼”跳出来,不再是强调王位只要你仁义礼智信就可以长久持有,而是有德者居之,自会有人取代你。
不困于世,但求于心;动乱出哲学,浩劫出真知
文章插图
或许当邹衍跳出这个时代的束缚之后,他提出了中国海洋论,认为中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只是九州分之一的赤县神州,周围都被海洋包围。他这种学说虽然没有根据,没有实践,可是当他跳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的时候,或许都会有些不同,他激发了中国无数先烈探索海洋的激情,或许很多人出去,或许很多人已经一探究竟,都被淹没在历史上,不过当百朝来拜的时候,看过西域风情的古代人,还会怀疑这个世界只有中国一个地方吗?
不困于世,但求于心;动乱出哲学,浩劫出真知
文章插图
当兼爱非攻的墨家脱胎于儒家的时候,希望人人互助,人人节俭,行侠仗义,明辨是非,善对神鬼;老庄的飘逸潇洒,自助者长久,希望无为以治天下,以一种超然脱俗的世界观面对得失成败皆系于命运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之言,将儒学推上了君权神授的儒家哲学的神化,阴阳灾难皆关系到王朝的复兴之言,成为历代君王的主流。
不困于世,但求于心;动乱出哲学,浩劫出真知
文章插图
当你觉得铁板钉钉的时候,就会有人去尝试敲一敲这块铁板。东汉那个动荡不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动乱,再次激起了一次思想之潮,魏晋风流,奢侈之道,佛家禅道大量的输入,神鬼之道横行的时候就会有人主持公道。
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论衡》一书道出了王横对于这个时代的不屑和厌恶,他大量的通过实践自知认为世界是物质构成,而不是所谓的神鬼,他在向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宣战,反对董仲舒土龙致雨,雷电天怒的思想,他想阐述云雨降水,雷电并非天怒,只是自然现象,并且记录了“正月阳动,故正月始雷;五月阳盛,故五月雷迅;秋冬阳衰,故秋冬雷潜。”
不困于世,但求于心;动乱出哲学,浩劫出真知
文章插图
他相信所有的事物,潮汐,虫灾都是自然发生的,对于物体的运动,力,声音传播都有自己的想法,他通过这些现象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王符认为人不分贵贱,贵贱只应该出现在学识和品德的高低之上,他在否定神鬼之说的同时,又幻想君主有德可以治于民,天下心归于民,强调“和”,强调民的作用;仲长统或许游学读书,战争,看清这个世道,命终归是自己的,不信神鬼,信人事,国家兴亡都寄予在国家政策,所用的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