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茅台酒史 茅台酒的历史

一部茅台酒史,
即茅台镇的发展史,半部贵州酒的发展史 。
说起茅台,
有人想起茅台镇,有人想起飞天茅台,
还有人想起茅台酒厂 。
伴随着酱香酒的大热,
全面客观的科普茅台(镇)酒史成为重要课题 。
很久很久以前,
濮僚部落(仫佬族的祖先)居住在茅台镇,
那时漫山遍野长满马桑树,
那时茅台镇被称为“马桑湾” 。
后来濮僚部落在赤水河东岸发现泉水,
于是砌了一口四方井保护泉眼,
方便人们饮水,时间一长,
“马桑湾”被“四方井”代替 。

读懂茅台酒史 茅台酒的历史

文章插图
马桑湾与四方井
濮僚人筑土台祭祀祖先,
土台上时常长满茅草 。
濮僚人在长满茅草的土台上祭祀祖先,
对先人开荒破草表示崇敬,
于是神圣的“茅台”横空出世 。
读懂茅台酒史 茅台酒的历史

文章插图
“茅台”的由来
元朝,县以下分设寨、村、坪、部,
被命名为“茅台村”,又称“茅村” 。
明朝,茅台村修建万寿宫,
建有方便客商进宫烧香拜佛的半边桥,
因此茅台村被称“半边桥” 。
后来,赤水河沿岸修建九座大庙,
其中观音寺、灵仙寺、禹王宫
各珍藏一面东汉铜鼓,
茅台村因此又名“云鼓镇” 。
读懂茅台酒史 茅台酒的历史

文章插图
半边桥
清乾隆时,开凿赤水河道,
茅台成为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之一,
时人称之为“仁岸” 。
由于水陆畅通,商贾云集,市场繁荣,
茅台一度改名为“益商镇”,
简称“益镇”,民间仍旧称“茅台镇” 。
1930年,民国政府正式设茅台镇建制 。
新中国成立后,仍称茅台镇 。
读懂茅台酒史 茅台酒的历史

文章插图
“茅台”更名记
酒是粮食富余的产物 。
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
黔北的濮僚人进入农耕阶段,形成部落 。
到西汉时,
有史料记载,夜郎地区粮食已有盈余,
为酿酒业的兴起提供物质条件 。
读懂茅台酒史 茅台酒的历史

文章插图
夜郎自大
【读懂茅台酒史 茅台酒的历史】茅台镇区域,
战国时属西南裔夜郎国地,唐朝时珍州夜郎县地 。
汉武帝时,
番阳令唐蒙出使南越(今广东),
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品尝到赤水河流域
鳛部(夜郎小邑)所产枸酱酒,回味无穷 。
返回长安时献上枸酱酒,
汉武帝饮后大加赞赏定为贡品 。
建元六年,
唐蒙出使夜郎,途中首先到达鳛部 。
唐蒙奉旨拓夷道,为何途经鳛部,
一说为汉武帝取枸酱酒,
另一说唐蒙怀念枸酱酒 。
读懂茅台酒史 茅台酒的历史

文章插图
唐蒙出使路线图
经考证,
神秘的枸酱酒是当时仁怀一带
用一种俗称拐枣的乔木水果
加入粮食经发酵酿造而成的酒 。
拐枣,又被称作万寿果、万子梨、俅江枳椇等,
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苹果酸钾,
经霜后甜,可生食或酿酒,俗称“拐角” 。
读懂茅台酒史 茅台酒的历史

文章插图
拐枣
到唐朝时,贵州已经是酒乡 。
《旧唐书》、《新唐书》、《通典》记载,
贵州的“东谢蛮”、“牂牁蛮”均有较发达的农业,
土宜五谷、稻粟再熟,酿酒普遍 。
《旧唐书·西南蛮传》中记载,
东谢蛮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 。
……宴聚则击铜鼓 。
读懂茅台酒史 茅台酒的历史

文章插图
牛酒为聘
宋代时,
贵州酿酒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
南宋及北宋皆实行“榷酒制度”,
即朝廷把控造曲、酿酒及售卖环节,
禁止百姓及官员脱离酒务控制而酿酒售卖 。
南宋各级政府及军队直接干预酒业,
经营酒务,形成更为系统的榷酒机构 。
北宋时,
茅台镇附近便出产优质大曲酒,
被北宋张能臣收录在《酒名记》 。
宋代朱辅所著《溪蛮丛笑》记载湘、
黔边境仡佬、苗等少数民族酿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