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云万水读书记@一门三进士,他为何晚年被削职为民、郁郁而终?,位极人臣( 二 )
文章图片
朱厚照像
朱厚照无子 , 杨廷和迎立世宗 , 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为据 , 请立十五岁的武宗从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 , 也就是朱厚照的堂弟继统 , 得到皇太后的准许 , 迎候朱厚熜自兴王府安陆府回京继位 。
朱厚熜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不是先帝的儿子的皇位继承者 , 当时 , 其实还有许多满足要求的皇嗣 , 但是杨延和做了决定 , 选择了朱厚熜 , 足以看出杨延和当时在朝中的分量 , 但杨延和没有想到 , 正是自己提议立的皇帝 , 导致了自己的郁郁而终 。 大礼议
在杨廷和的策划选取朱厚熜继统 , 朱厚熜称帝后 , 下令群臣议定生父的主祀及封号 , 以杨廷和为首的朝中大臣援引汉朝定陶恭王刘康和宋朝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先例 , 认为明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 , 就应该尊奉正统 , 要以明孝宗为皇考 , 祭祀时对其亲生父母自称“侄皇帝” 。
对明世宗而言 , 不认自己的亲生父母 , 这是不可接受的 , 皇帝和大臣双方产生僵持 。 皇帝试图优抚杨廷和 , 但杨延和坚持己见 , 不为所动 , 明世宗几次下诏尊加其父徽号也被杨廷和等封还 。 在奉迎生母蒋妃入京的礼仪上 , 明世宗坚持行以皇太后之礼去迎接 , 杨廷和再次表示反对 , 明世宗痛哭流涕 , 表示愿意辞位 , 杨廷和无奈之下只得让步 , 当年十月 , 明世宗以皇太后礼迎母亲入宫 。 嘉靖三年,杨廷和见明世宗有意变更前议 , 上疏请求致仕 , 此时 , 朱厚熜的地位已稳固 , 加上这几年两人的矛盾和拉扯 , 变得厌恶杨廷 , 就顺水推舟 , 同意杨廷和致仕归里 。
经过多次磨合之后 , 明世宗无奈之下 , 勉强妥协了 , 但是就在同年 , 明世宗要求礼部为亲生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 , 群臣哗然 , 杨廷和之子、状元杨慎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 , 坚守节操大义而死 , 就在今日 。 ”众大臣聚集起来跪求皇帝改变旨意 , 朱厚熜震怒 , 动用了锦衣卫逮捕带头的人 , 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 , 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 , 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 , 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 , 因廷杖而死就有十六人 。 此后 , 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缄口 , 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以朱厚熜获胜告终 , 朱厚熜的胜利也表示 , 杨延和失败了 。
大礼议在表面上是一场礼仪之争 , 但实际上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 是一场新旧政治势力的较量 , 大礼议持续了三年 , 就在于新皇帝明世宗暂时并未拥有全部的皇权 , 这是明世宗从杨延和手中夺回权力的必要过程 。
我相信经历了数朝风雨的首辅杨延和选择朱厚熜不仅仅是因为法制如此 ,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朱厚熜当时只有十几岁 , 便于控制 , 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熏陶的杨延和也不会想立少年皇帝而后取而代之 , 他应是饱受了朱厚照这个不省事的皇帝的折磨 , 希望立一个少年皇帝 , 在新皇帝掌权之前好好培养 , 但是这位新皇帝出人意料地硬气 , 一继位就搞了一场大议礼 , 大礼议使得杨廷和与明世宗离心 , 导致后来杨廷和被削官为民 , 更中断了杨廷和推行的改革 。
文章图片
一代首辅的没落
嘉靖七年 , 《明伦大典》修成 , 朱厚熜重定大议礼时诸臣的罪过 , 即使杨廷和没有参与到事件的最后 , 他还是被定为罪魁祸首 , 朱厚熜降敕 , 称杨廷和“为罪之魁 , 以定策国老自居 , 门生天子视朕” , 将杨延和削职为民 。 一年后 , 杨廷和病故于新都 , 以平民礼下葬 。
杨延和的长子则更惨 , 身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明朝四川地区惟一的状元 , 因为在大议礼时表现得非常激进 , 被廷仗两次 , 差点丢了性命 , 之后被充军 , 父亲去世了也无法回家 , 终岁七十二岁 , 至死也没有回到家乡 。 可以说是杨延和一手帮助朱厚熜上位 , 但又因为大议礼而郁郁而终 , 波及家人 , 长子都无法来送终 , 可谓晚年凋零 。
- 蛐蛐读书记▲楚汉风云志之——试论卑鄙狡猾的刘邦为何能打败英雄盖世的项羽?
- 「古籍」曾被内定台湾省书记,中国书协第一任主席
- [中华人]由三个县合并而成,因一位县委书记闻名全国,河南这个县
- 「河北好书」拒绝插队,一边等着一边看文件,县委书记去理发
- 「认真胡扯」但有人说它不可信,这部书记录了十五位皇帝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 「陈艳艳音乐榜单」售价120元,省委书记将画买下,后鉴定价值超过1个,老农卖画买菜
- 『蛐蛐读书记』那最后最有可能得天下的是谁?,如果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