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传播 为什么要做传播文化的使者( 四 )


正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请国家院士或教授来发声,会带来知识分子的认可;比如请资深媒体人来发声,会带来媒体圈子的关注 。
2)然后讲效果
传播效果会受信息源影响,因为信息源有权威性和可依赖性,前者是能力,后者是人格 。
权威性是能力,是通过身份和内容本身外显出来的 。
常见案例是在牙膏广告里,都会有一个外国人或者老者,穿着白大褂站在实验室来讲牙膏的功效 。
观众第一感觉是这个信息源是权威的,就会更信任 。
但实际上认真看一下,并没有说这个信源是哪个医院的什么医生,白大褂也只是装饰品 。
再举一个身边的案例,爸妈总会在微信公众号或者短视频平台去看伪科学的东西,当作真正的健康养生,这让我们很困扰 。
但有没有想过原因是啥?
根本原因是在新旧媒体交替阶段,爸妈们没有能力判断信息源的权威性 。
在爸妈年轻那个年代,信息主要来自电视和报纸 。印象里能登上这两个平台的内容和人都是权威可信的,因为这两个平台本身是权威的 。
但到了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写一篇文章被爸妈看到,权威性不在是登上媒体平台的前提 。
但爸妈是意识不到的,认为能在手机上看到的内容,就等同于在电视和杂志看到的那么权威,所以才会相信 。
这就是对信息源权威性的误读 。
可依赖性的人格,是通过信息源的人设和内在气质外显出来的 。
如果信源具备极强的魅力和信心,是可以提升传播效果的 。
类似观点在《影响力》一书中也有提到:「权威」是讲会带来盲目的服从,「喜好」是讲人的正面特征就能主导别人的眼光 。
综上,信息源对于传播来说是重要的,可以影响效果的 。
但也要说的是,传播效果主要还是看受众的接受程度,这是最核心的 。
信息源和信息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脱钩的,也就是说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效果会慢慢变弱、衰减,只是依赖信息源来强化传播效果,是不行的 。
2. 说了什么(Says what)应该传播什么样的信息,用一句话说就是:受众更容易接受,也能指向业务目标的信息 。
1)什么是受众更容易接受的
也就是什么样的方式和角度是更容易说服受众的,其实类似在职场上怎么更容易说服老板或者同事,让对方更信任自己 。
这个能力在传播领域里有个概念,叫修辞术 。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术就是在每一个事例上发现可行的说服方式的能力 。
修辞术的真正功能不在于说服,而是在于发现说服方式 。
真实而争议的事物本身是根本原因,但同一事物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有的能说服人,有的则不能说服人,所以要找到最有说服力的方式 。
从具体元素来说,受众对热点、猎奇、反差的东西肯定更感兴趣,这个不会再具体讲了 。
再抽象一层来看,故事是更容易被用户接受的内容方式 。
原因有两个:

  1. 人的主观感知层更容易突破 。《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系统一,就是主观感知层,是人的第一反应 。故事这样的形式更容易攻破人的第一反应,从而被接受 。宗教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案例 。
  2. 人是有固定行为模式 。人的行为是有触发特征的,只要找到这个特征,就更容易触发行为的出现,这是《影响力》中提到的理论 。传播时讲述的故事,就是让受众信任和使用产品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触发特征,受众会很容易的接纳这次传播 。
2)什么是更能指向业务目标的
关键点在于传播与产品/运营的结合,也就是内外结合 。
在外面做的传播,要和内部关联起来 。只有这样,在外部传播做得好的时候,对内部才有帮助 。
如果内外割裂,传播再好也没有价值 。
在执行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业务方认为的重点是A,但传播侧认为A根本没有可传播价值,不会有传播效果,于是转向传播B 。
A和B的不同,就导致传播和业务的割裂 。
业务目标和可传播性,该怎么平衡是特别实际的问题,会影响传播效果的成败 。
3.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过去,信息是由大众媒体直接流向个人,完成传播过程,比如报纸杂志电视台;现在,大众媒体的信息先流向人际传播中的活跃分子,然后再流向个人 。
这里所说的人际传播活跃分子,就是意见领袖(kol) 。这也是新旧媒体时代的标志性差异,传播的渠道变了 。所以讨论传播的渠道,主要围绕kol的选择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