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身为子女,怎样才能算孝?

【爱历史】身为子女,怎样才能算孝?
文章图片
【爱历史】身为子女,怎样才能算孝?
文章图片
这里的孟懿子和下文中提到的孟武伯 , 这两个人之间是父子关系 。 孟懿子的父亲叫孟僖子 , 他是春秋后期鲁国的司空 , 是鲁国手握实权的三个卿大夫之一 , 也是鲁国孟孙氏的宗主 。 孟僖子在临终之前 , 他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 。 孟懿子的弟弟南宫敬叔 , 曾经陪同孔子到周王朝的都城洛邑 , 去向老子问礼 。 这里提到的樊迟 , 也是孔子的重要弟子 , 位居孔门七十二贤人之列 。 樊须 , 字子迟 , 别名樊迟 , 是鲁国人 。
中国古人历来倡导的是以孝治国 , 所以孝被古人视为立国之本 , 同时也是为人之本 。 那么 , 究竟什么是孝?从“孝”字的金文字形来看 , “孝”字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上面是“老”字的省笔 , 表示老人 , 实际上是指父母;下面是“子”字 , 表示小孩 , 实际上是指子女 。 这两部分合起来 , 表示子女侍奉年迈的父母 。 那么 , 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 , 有没有什么衡量标准?是不是只要是子女的侍奉行为 , 就都能够称之为孝?事情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 。 一个人到底是孝还是不孝 , 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 , 《说文解字》中就说得非常清楚:“善事父母者 。 ”这里的“事”表示侍奉 。 什么是“善事”?这个问题就很有讲究了 ,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 从而产生出不同的做法 。
那什么样的理解才是正确的?孟懿子担心自己的行为被人们称为不孝 , 所以就来向孔子请教 , 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才算尽到了孝 , 这就是“孟懿子问孝” 。 然而孔子的回答却非常简洁 , 只有短短的两个字:“无违 。 ”
孔子出门办事的时候 , 弟子樊迟为他驾驭马车 , 也就是“樊迟御” 。 孔子给学生上课 , 并不讲究教学条件 , 而随时随地、因地制宜地进行 , 而不是像我们现代人 , 非得规规矩矩地站在讲台上 , 才能称为上课 。 孔子和樊迟这对师徒还在路上行走的时候 , 教学活动就开始了 。
孔子对樊迟说:“孟孙氏(也就是孟懿子)来向我请教什么是孝 , 我给他的答复是两个字——无违 。 ”樊迟可能不太理解孔子所说的“无违”这两个字的意思 , 于是就非常直白地问孔子:“您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同于对孟懿子的简单答复 , 这一次孔子的回答却非常详细 。 孔子说:“生 , 事之以礼;死 , 葬之以礼 , 祭之以礼 。 ”意思是说 , 在父母活着的时候 , 我们就要按照礼制的要求来侍奉父母;当父母死了之后 , 我们就要按照礼制的要求来安葬父母 , 并且按照礼制的要求来祭祀父母 。
孔子和孟懿子 , 以及孔子和樊迟之间的对话非常有意思 , 值得我们回味 。 为什么在孟懿子问孝的时候 , 孔子的回答非常简洁 , 只有“无违”二字?这与孟懿子的身份和地位有关 。 孟懿子是鲁国的贵族 , 他的社会地位是高高在上;而且孟懿子非常聪明 , 颇有悟性 , 很多事情只要一点就透 。 所以孔子在和他说话的时候 , 话就说得非常简洁 , 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 但是他和樊迟在一起的时候 , 孔子就显得随意多了 。 看得出来 , 孔子随时随地都在因材施教 。 樊迟这个人是个好学生 , 一遇到不懂的问题 , 他马上就问 , 正所谓“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在学习这方面 , 我们要向樊迟学习 , 不能不懂装懂 , 否则就要耽误自己的学业了 。
可是又有问题来了 , 既然孔子已经用“无违”二字回答了孟懿子的问题 , 为什么孔子在路上还要和樊迟再次探讨“无违”的意思呢?这个问题就值得我们研究 。 实际上孔子这种做法是在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 。 孔子和孟懿子讲的时候讲得很简洁 , 孟懿子在听完之后也没有再具体问 , 这说明孟懿子可能听懂了 , 所以就不再问了 。 但是也有可能是孟懿子并没有听懂 , 但是碍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 他不好意思再进一步追问 , 只好让人觉得自己已经听懂了 。 但是孟懿子和樊迟的私人关系比较好 , 孟懿子很有可能会在私下里问樊迟 , 而孔子则预见到了这种情况 , 所以就提前作好了相关准备 。 如有必要 , 那就让樊迟转告自己的意思 。 孔子这种无微不至的做法 , 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关心人的时候 , 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关心写在脸上 , 而要放在心里 。
【爱历史】身为子女,怎样才能算孝?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