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家的税收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保障 , 也是一国经济实力的证明 。 概括来讲 , 税收的产生取决于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 我国最早在夏代时期就有了早期的税赋模式 , 只不过在当时被称为“贡” , 这是税收最早的形式 , 也是税收发展的雏形 。
文章图片
在古代的众多朝代中 , 北宋的商业税收首屈一指 , 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 , 仍能在战争年代占据一席之地 , 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它的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一点 , 当然它的税收也是在众多朝代中占据第一位 , 若要究其原因 , 还要到更深层次寻找 。
经济繁荣 , 税收来源丰富
北宋的的都城当时定都东京开封府 , 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 , 赵匡胤称帝 。 当时北宋都城是发展规模最大和人口最多的都市 , 而且经济繁荣程度远超当时欧洲 , 经济的繁荣让收入增多 , 相应的税负自然增加 。
文章图片
1、市场营业时间长、容纳种类多
针对商业发展的特点 , 营业时间是影响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 以现代的生活节奏类似 , 在商业繁荣的汴京城 , 也并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还有更多的市民愿意在晚间 , 清闲的时段 , 完成一天的工作后休闲娱乐一下 。
但在以往 , 即唐代以前 , 商业的运营受到很多限制 , 到宋朝才迎来了改革 。 改革的成效十分显著 ,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一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
文章图片
在宋朝 , 商业市场开放的时间长、涉及经营种类复杂多样 。 按经营时间划分 , 区别为早市、日市、夜市、季节市等 , 尽可能满足人们市场对于购买的需要 。
对于日市这种经营方式 , 自古就有这种形式 。 因为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 , 大多认为在白天才能进行各种交易 , 小到饮食商品、针线布头 , 大到酒馆经营、住店打尖 , 都是在白天 。 宋朝的日市也是从早上开门到晚上闭店 , 但在唐朝以前 , 夜市是被禁止的 。
在宋朝夜市被发展起来 , 要知道尤其在冬季 , 夜晚的时间可是很长的 , 若按古代的的传统思想 , 势必会造成大量时间浪费 , 市民不走动 , 自然不会带动商品交换的行为 , 就会错过很多经济发展的时机 。
【【爱历史】北宋的商业税收是如何管理的?可以位居古代第一】在宋朝终于突破前朝的管理限制 , 开放夜市 , 这就相应的带动了酒楼等夜晚娱乐活动的开展 , 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 , 在开封的达官显贵们总是愿意在夜市中活动 。 相应地夜市发展也日渐兴旺 。
文章图片
2、突破以往管理制度限制
对于夜市的开放就是宋朝打破商业市场经营管理的一个方面 , 还有一个方面是宋朝打破之前唐朝开设店铺的规定 。
在唐朝及以前 , 商业店铺的设立不允许任意朝着大街开设 , 实行坊市区分的管理 , “坊”指的是居民区 , 也就是说居民区和市场是被分割开的 , 只有少数的特权阶级才被允许早开坊间墙壁 , 面向大街开设店铺 。
这样的规定限制了商户店铺位置的设置 , 更限制了市民面向店铺购买的能力 ,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市场的流通 , 在地理环境方面限制商业买卖活动的进行 , 自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
在宋朝 , 就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这一限制 , 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 。 彻底摒弃坊市区分的管理原则 , 商户可以任意面向街道开设 , 更方便交易活动 。
但是“坊”的形式仍被保留下来 , 只是它在宋代不仅指的是居民区 , 而是被划分为不同的“厢” , 旧城分为四厢 , 新城里旧城外分为六厢 , 形成新的厢坊制度 , 这种新的管理制度的形成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市场 , 协助朝廷防火防盗、维持治安 。
文章图片
这种厢坊制度的形成不仅对管理市场经济起到了很好的管理约束作用 , 而且还相应的增设了很多岗位 , 解决了一部分劳动人员工作的问题 , 让百姓能获得更多一个渠道增加收入 。
3、重视服务行行业发展
在商业市场中不应该只有单纯的商品买卖行为 , 宋朝将商业市场中的服务业大力发展起来 , 包括饮食娱乐服务、租赁服务、维修服务、仓储服务等 , 其中在《东京梦华录》中也更突出了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的发展 。
- 【历史故事】如果可以穿越,我想去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年代
- 【历史故事】北宋宦官文武皆有涉足,为何《东都事略》中的记载却会差别对待?
- 【爱历史】你知道的毽子操《本草纲目》,你不知道的李时珍《本草纲目》
- 【历史故事】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最后归了谁
- 【爱历史】婉容与溥仪的这张合影,最终却成了她被打入冷宫的原因之一!
- 【历史故事】犹太人的智慧:求人办事时,牢记这5大秘诀,事情或许会越办越顺
- 【历史故事】清朝灭亡后,宫中的一万太监十万宫女,最终去向何处?
- 【爱历史】外国列强最服一个中国人,他宣布“中国所有不平等条约一律无效”!
- 【爱历史】中国历史上因皇帝而改名的4座城市,其中2个在江南,2个在广东
- 【历史故事】珍贵老照片:70年代的农贸市场,村民用独轮车运输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