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人的奶酪不让你随便动 不动别人的奶酪( 二 )


拥有古希腊、古罗马辉煌历史的欧洲 , 文明发展底蕴和中国不相上下 , 而且与中国中原地区同样属于渔猎畜牧为辅、农耕为主的生产模式 , 所以中世纪以前的欧洲 , 和中国的饮食习惯十分相似 。比如 , 根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节律 , 欧洲人和中国人从前都是一天只吃两顿的 。早起劳作一会儿后 , 吃早午餐以补充消耗掉能量;下午劳动结束前把剩下的食物吃完 , 既方便耕种结束后轻装回家 , 又囤积足够多的热量应付寒夜 。
再比如 , 农耕产品小麦、猪肉 , 游猎伴生品的大雁、七鳃鳗、鲤鱼 , 都是欧洲人改善伙食 , 获取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 这和中国人日常吃粮 , 逢年过节改善生活吃肉的饮食结构几乎如出一辙 。而且为了保存肉类 , 欧洲人也发明了腌制、发酵工艺 。当时的他们和中国人一样 , 吃腌肉的机会比新鲜肉类更多 。
相反 , 作为游牧副产品的乳制品并不流行 。一直到罗马共和国结束后的公元60年 , 一本名为《农学宪章》的著作里 , 才提到奶酪作为奖赏 , 是古罗马勋臣的专属食物 。这与唐宋时代中国士大夫阶层爱吃农耕帝国里产量极低的羊肉、酥酪如出一辙 。
游牧文明的肇始地造就了奶酪
很多人想不到 , 全球现有的历史最悠久的奶酪 , 在中国 。
1934年 , 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组织了中国西北联合考察团 , 瑞典团员贝格曼在新疆罗布泊的小河墓地 , 发现了一具服饰华贵、丧葬讲究的木乃伊女尸 , 她被亲切地称为“小河公主” 。但当时中国时局使挖掘无法继续 , 直到2000年 , 中国探险队才在卫星定位系统帮助下 , 重新发现墓地 。
也是在第二次发掘中 , 细心的考古队员们在小河公主的肩颈和胸部发现了一些“土块” 。化验之后发现 , 这些是公元前1615年的奶酪 。之所以会在木乃伊身上摆放奶酪 , 可能是一种为了让死者有食物可以吃的祭祀行为 。
这比古罗马文献中出现奶酪足足早了1600多年 。
无独有偶 , 在西亚两河流域、中亚草原、埃及沙漠 , 也都曾发掘出时代接近的奶酪标本 。显然 , 在交通并不通畅的时代 , 以发酵乳类延长保质期绝不是某个人的发明 , 而是不同地区人们共同演绎的风土艺术 。
草场、牛羊马骆驼、时间、微生物 , 以及牧民 , 所有奶酪所必备的形成元素并不需要强加在一起 , 在有游牧传统的地区 , 一切都水到渠成 。
拿中国来说 , 内蒙古的奶豆腐、新疆的奶疙瘩、云南大理白族的乳扇和石林撒尼人的乳饼 , 虽然有不一样的制作流程、不一样的烹饪方式、不一样的食材搭配吃法 , 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奶酪 。反观奶豆腐、奶疙瘩、乳扇、乳饼的产地 , 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造就奶酪的 , 是适宜游牧文明诞生的自然环境 。
流行于蒙古高原的艾拉格奶酪 , 是一个更有代表性的例子 。每年在母马发情的季节 , 蒙古牧民们将马奶集中起来煮沸、发酵 , 然后通过布袋过滤并压制脱水 , 最后将它悬挂在蒙古包入口 , 以便任何经过的人都可以摇动它 , 使其快速发酵熟成并风干;要么绑在马鞍上 , 在一天的骑行中达到同样的效果 。
艾拉格奶酪是草原上一种很受欢迎的小吃 , 可以正餐时泡在茶或汤里变软再吃 , 也可以当成零食 , 满足牧民一整天放牧期间补充热量的需求 。
按照地理决定论 , 如果历史稳定地线性发展 , 那么今天世界奶酪版图 , 应该以中北亚草原和西亚新月沃土为核心 , 向周边辐射:这是人类游牧文明的肇始地 , 也是奶酪最早的诞生发展地 。
黑死病改变了奶酪在欧洲的发展节点
然而 , 历史充满了偶然性 , 大部分时候 , 它并非理想中的线性模式:1346年 , 发生在乌克兰境内的“卡法战役” , 成为奶酪传播发展的转折点 。
卡法城位于今天的乌克兰境内 , 当时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与威尼斯共和国的边境 , 也是黑海区域的核心港口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