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财讯■人民币化和股权化,朱小黄、张岸元:境外债权展期后的归宿


极速财讯■人民币化和股权化,朱小黄、张岸元:境外债权展期后的归宿
文章图片
来源:蒙格斯报告
作者:朱小黄、张岸元
摘要
海外债权展期只是权宜之计 , 较大规模重组可能不可避免 。 这是我国际金融运作能力面临的一次大考 。 双边渠道下 , 应将债务处理的展期、打折、豁免三个阶段 , 拓展为展期、人民币转换、打折、债转股、豁免五部曲 , 尽可能保全资产 , 尽可能让债权减免换取更多其他补偿 。 通过多边渠道 , 向国际组织融资 , 间接保护债权 , 仍不必可少 。
当前很难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时机 , 但无论如何 , 要考虑后疫情时期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问题 。 海外美元存量债务的人民币转换 , 或许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
疫情覆盖发展中经济体后 , 其经济金融冲击及政策应对的三种模式大体明确 。 我国等东亚经济体 , 疫情较早得到控制 , 更多指望迅速复工复产达产 , 缓和疫情冲击;欧美发达经济体 , 尚处于依靠财政货币政策撒钱填补产出缺口阶段 。 发展中经济体处境很不乐观 。 好消息之一是 , 糟糕的统计使得“看不到疫情就是没有疫情”成为可能;之二是 , 这些经济体一产占比较高 , 农矿业受冲击较小 , GDP萎缩程度可能不至于像发达经济体那么严重 。 坏消息是 , 这些经济体都不是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 , 金融市场普遍欠发达 , 不具备通过无限制货币和财政资源供给 , 维系资金链的能力 , 因此大面积债务违约 , 社会信用链条断裂 , 构成重大风险 。
该风险不会局限在发展中国家内部 , 势必蔓延至国际 。 目前G20财政会议已经就最贫困国家主权债务展期做出安排 , 一些国家货币也陆续开始对美元大幅贬值 。 我国是许多发展中经济体的最大债权国 , 必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 。
一、巨额对外债权面临风险暴露
过去几年 , 我国海外投资迅速增长 。 商务部统计 , 截至2018年底 , 中国在一带一路(B&R)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超过1万家 , 当年直接投资流量178.9亿美元 , 年末存量1727.7亿美元 。 直接投资主要受经济基本面冲击 , 由于是股权方式 , 短期资金链冲击尚不至于造成股本重大损失 。
令人担忧的是债权 。 据外汇局“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的数据 , 我国对65个B&R经济体债务证券投资约156亿美元 。 更为庞大的是国内银行对其信贷余额 。 我们看不到这部分的统计数据 。 有报道称 , 截至2017年底 , 中资银行业机构共参与B&R建设相关项目近2700个 , 累计授信近4000亿美元 , 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 , 相关贷款余额约2000亿美元 。 这其中 , 多数贷款来自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 。 有报道称 , 截至2019年4月 , 进出口银行B&R执行中项目超过1800个 , 贷款余额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
综合以上方面情况 , 估计我国目前对B&R经济体各类债权规模在2500亿美元以上 。
上述绝大多数不属于主权债务 , B&R经济体许多也不是最贫困国家 , 因此 , G20财长会议的展期安排难以覆盖我国债权 。 事实上 , 疫情以来 , 一些国家除向我国提出抗疫相关需求外 , 已经提出了债务展期乃至减免要求 。 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 , 心照不宣、对此乐见其成 。 我方若不回应 , 似于情于理不符;若有所回应 , 一开先例、成为风潮 , 后续难以招架 。 这是B&R倡议提出以来 , 面临的最大考验 。
化解债务风险 , 从渠道上看 , 有双边和多边两类;从方式上看 , 包括展期、打折、豁免等 。 面对如此巨量债务 , 单一渠道、单一方式显然无法覆盖 。
二、双边渠道债务减免应增加缓冲环节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对外经济政策最重要的基石 。 从结构上看 , 相关安排呈现“伞形”特征 , 即 , 我国在体系中发挥主心骨作用 , 有关国家主要和我国之间发生双边联系 , 而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甚至没有联系 。 这种特征使得我们必须更多通过双边渠道解决债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