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北宋名相吕夷简,为何褒贬两重天,难道只因为他的对手是范仲淹?( 二 )


时人就此事评价吕夷简曰:“功最大者 , 乃在于处仁宗母子之际 , 使人无可乘之隙 , 消患于未萌 , 朝廷以之安静 , 士大夫亦赖以无祸 。 ”
及刘娥逝世后仁宗亲政 , 朝臣反对吕夷简的呼声日高 , 主要原因是认为他权倾朝野 , 有结党营私之嫌 , 但仁宗对此虽然认同 , 却不作任何处理 , 尽管后来吕夷简也三起三落 , 却也是仁宗为平衡势力不得已而为之 , 终仁宗一朝 , 吕夷简俱是深得仁宗信任的宰相 。
【历史故事】北宋名相吕夷简,为何褒贬两重天,难道只因为他的对手是范仲淹?
文章图片
吕夷简名声之所以不好 , 其实是源自于“范吕之争” , 范仲淹作为道德楷模 , 以一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上 , 其“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 , 为历代士大夫的精神基石 。
历来人们都是遵循“凡是敌人反对的 , 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 , 我们就要反对”的原则 , 既然范仲淹反对吕夷简 , 那正邪之分便是早有定论了 , 究其根源 , 实乃党争之缩影 。
吕夷简执相柄日久 , 自然投其门下之人众多 , 以此就斥为朋党 , 似乎稍显勉强 , 但其是权谋大师当是肯定的 , 而作为后进的范仲淹乃是其小字辈 , 除了占据道德制高点 , 在其他任何方面 , 都无法同吕夷简相抗衡 , 当然 , 诗文除外 。
【历史故事】北宋名相吕夷简,为何褒贬两重天,难道只因为他的对手是范仲淹?
文章图片
这其中的对与错现在是说不清楚的 , 但可以肯定地说 , 以当时范仲淹的能力 , 就是加上所有反对吕夷简的朝臣 , 都不是“其于天下事 , 屈伸舒卷 , 动有操术”的吕夷简之对手 , 作为皇帝 , 当然是要任用长袖善舞 , 能将诸事摆平的吕夷简 , 而非道德楷模的范仲淹了 , 以文正的君子做派 , 是不可能驾驭这一众臣工 , 绝对是掌控不了朝政的 。
范仲淹去西北抵御西夏人 , 是吕夷简的举荐 , 面对后来朝堂上诸多对范仲淹不利的局势 , 参知政事宋庠甚至主张处死范仲淹;正是吕夷简出面保护 , 方使得文正公无虞 , 由此看 , 他并非一个小肚鸡肠之人 , 而是一位公忠体国的直臣 , 只是弄权日久 , 在操作上不被人理解罢了 。
1044年 , 就在范仲淹写下“庆历四年春 ,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千古文章时 , 吕夷简离世 , 年66岁 , 仁宗“哭之甚哀 , 不视朝三日” , 言“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遂赠太师以葬 , 谥号文靖 。
【历史故事】北宋名相吕夷简,为何褒贬两重天,难道只因为他的对手是范仲淹?
文章图片
而此时的范仲淹们 , 正焦头烂额地推行“庆历新政” , 仁宗的这句话 , 实际上是对这次无人喝彩改革的极大讽刺 , 结果也是如此 , 除了一地鸡毛 , 如闹剧般地草草收场 , 无果而终 。
灰律何时应 , 江春昨夜来;
细风先动柳 , 残雪不藏梅;
馀冷迷清管 , 微和发冻醅;
闭门无客到 , 樽俎为谁开 。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评价吕夷简 , “有秦桧之才 , 无秦桧之恶” , 这话是褒是贬地有些看不清楚 , 但将其同秦桧拉在一起评价 , 肯定不是什么好词 , 如同评价刘娥是“有吕武之才 , 无吕武之恶”一样 , 这也反映了后人对吕夷简的看法 。
【历史故事】北宋名相吕夷简,为何褒贬两重天,难道只因为他的对手是范仲淹?】平心而论 , 吕相不是一个开拓进取的宰相 , 却是一个手段高超的守成之良臣 , 而宋仁宗亦是可与汉文一样守成帝王中的翘楚 , 而吕夷简最是适合其辅佐之职 , 北宋前期的繁荣 , 是离开不这吕夷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