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寻找失落的泥沽海口:它曾是宋辽边界,黄河入海口

【爱历史】寻找失落的泥沽海口:它曾是宋辽边界,黄河入海口】#天津的泥沽海口
关于天津东南部海岸线变迁的研究 , 笔者在此前的七里海、巨葛庄、军粮城等遗址的寻访文章中有断断续续的介绍 。 天津军粮城-泥沽-邓岑子处于第三道贝壳堤上 , 这一条海岸线大概形成于公元前六百年左右的春秋时期 , 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
【爱历史】寻找失落的泥沽海口:它曾是宋辽边界,黄河入海口
文章图片
泥沽海口附近的贝壳堤遗址
在宋代以前 , 军粮城至泥沽一带 , 有“三会海口”和泥沽海口两个大河入海口 。 现在军粮城海口已经消失 , 但泥沽海口位于津南区双桥河镇东、西泥沽村一带 , 仍然有迹可循 。
【爱历史】寻找失落的泥沽海口:它曾是宋辽边界,黄河入海口
文章图片
笔者一行在东泥沽遗址附近
春秋时代形成第三道贝壳堤的海岸线大体稳定了一千五百年 , 直至两宋时期 , 才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自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到南宋孝宗绍熙五年(1194)的二百年里 , 黄河两次来到天津入海 , 又两次离开 , 其间裹挟滚滚泥沙 , 将海岸线向东推进了20公里 , 至今天大沽一带 。
【爱历史】寻找失落的泥沽海口:它曾是宋辽边界,黄河入海口
文章图片
北宋边界图
先是 , 宋太宗淳化四年七月 , 黄河北上天津入永济渠(御河) , 又向东北95公里在三岔河口与潮河汇流 , 再向东南35公里由“浊流口”入海 , 这个“浊流口”正是现在的“泥沽口” , 可见当时黄河水的浑浊 。 但到了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五月 , 黄河又改由山东入海 , 离开了天津 。
【爱历史】寻找失落的泥沽海口:它曾是宋辽边界,黄河入海口
文章图片
泥沽海口南侧古河道贝壳堤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三月 , 黄河又来天津了!这次仍然由永济渠(御河)注入 , 但到独流一带 , 就转而向东奔向“泥沽口”入海 。 这一次并没有向上次一样去与潮河汇流 , 所经行路线 , 正好是宋辽边界 , 北宋修筑的“八砦” , 这条河道现在已经消失 。 当时的泥沽海口 , 宽五百多米 , 深二十多米 。
【爱历史】寻找失落的泥沽海口:它曾是宋辽边界,黄河入海口
文章图片
泥沽海口附近文保点
到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 , 这段河道又起了变化 , 黄河不再由永济渠(御河)经行“八砦”入海 , 而是由独流向北 , 经杨柳青 , 到天津三岔河口入界河(海河) , 再到劈地口入海 。 这一形势 , 一直维持到南宋孝宗绍熙五年(1194) , 黄河夺淮入海 , 彻底离开了天津 。
【爱历史】寻找失落的泥沽海口:它曾是宋辽边界,黄河入海口
文章图片
在泥沽海口附件捡到的贝壳、海螺
著名的“泥沽海口” , 正是指宋代的这处黄河入海口 , 其旧址位于今津南区东泥沽村南侧 , 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一条南北向长达一公里的废弃河道 。 在村子东侧 , 则是东泥沽遗址 , 为战国到汉代的古村落遗址 , 位于古海岸线贝壳堤上 。 实地寻访 , 可以看到这里散布着大量细小的贝壳、海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