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孔子说“唯器与名 , 不可以假人 。 ”这里的“器”应该是青铜礼器 , 祭祀祖先的青铜礼器和姓名 , 是不能借给别人的 。
姓氏名谁 , 现在简单多了 , 以前还这挺麻烦 。 姓和氏不同 , 名和字也不同 。 现代人没几个能捋清自己的姓、氏了 , 也没有字 , 我们只有姓名 。
在国博举办的“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中单独有一个部分就是讲那些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名字的 。 有点复杂 , 但大多是以“国族氏+家族的排行+名字”形式来表示名字 。
同姓嫡亲往往以伯仲叔季的次序排行家里的男孩子和女孩子 , 长子是伯 , 次子是仲 , 第三至倒数第二的次序都成为叔 , 年纪最小的则成为季 。 为了明确家族排行中的嫡庶之别 , 庶长子被称为孟 。 比如 , 孔子字仲尼 , 仲就是家里排行老二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西周中期夷伯夷簋(甲) 。 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强家村西周墓出土 ,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该墓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两种式样的簋 , 作器者分别为伯幾父和夷伯夷 , 夷伯夷之名表示他是夷氏长子 , 名夷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晚期公臣簋(乙) 。 董家村窖藏出土 。
簋内有43字铭文 , 铭文大意为:虢仲委命公臣为“百工”之官 , 来掌营造之事 , 并赏赐公臣马四匹、钟五件和铜 。 公臣拜谢 , 深感大君的恩赐 , 做铜簋纪念这次赏赐 。
周代金文常见以国族名加家族排行来作为人名称谓 , 此件器物中的“虢仲”就是这种形式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早期师隻簋 。 师隻为作器者 , 师为其官职 , 隻为名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中期微伯兴(疒+興)铺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微伯兴(疒+興)为作器者 , 微为其国族名 , 伯表示其家族排行 , 兴(疒+興)是他的名字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晚期善夫伯辛父簋 。 善夫是官职 , 伯是家族排行 , 辛父是取天干字为字 。
“父” , 不是父亲 , 是对有才德男子的美称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晚期与仲雩父甗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与仲雩父为作器者 , 与是国族名 , 仲表示他是家中的次子 , 雩父是他是字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中期梁伯敔簋 。
梁伯敔为作器者 , 他是梁氏国族的嫡长子 , 所以是梁伯 , 名字是敔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晚期仲涿父鼎 。
这个人排行第二 , 字是涿父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晚期旅仲簋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晚期虢仲鬲(甲)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晚期单叔鬲(甲) 。
这件青铜器是单叔为妻子孟祁所作的祭祀礼器 。 单为族氏名 , 叔为家族排名;孟为国族名 , 祁为姓 。 符合周代男子称氏 , 女子称姓的称谓习惯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晚期叔五父匜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叔五父为作器者 , 表明其家族排行在第三和倒数第二之间 , 五父是他的字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晚期单五父壶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单五父为作器者 , 单为族氏名 , 叔为家族排行 , 五父为字 , 较为完整的称谓应该是单叔五父 。
【历史故事】国博:青铜器上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文章图片
西周早期(弓鱼)季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