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斌椿:一个几乎被历史遗忘的人,他的贡献解决了中国上千年的“读书困难”问题

(说历史的女人——第34期)
先讲一个笑话 。 一位同学生病了 , 写一个请假条让伙伴带给老师 。 此君向来比较毛糙 , 是那种写作文不注重标点符号那种 , 甚至连标点都懒得点 。 他的请假条如此写道:“李老师您好今天我因病故需请假一天请批准” 。
此同学的伙伴比较调皮 , 拿到请假条一看 , 没有标点 , 于是就恶搞一把 , 偷偷地给他加了标点 。 结果 , 老师拿到请假条一看 , 乐了 。 只见上面写的是:“李老师 , 您好!我因病故 , 需请假一天 。 请批准 。 ”
请假同学的意思是本来是这样的“我因病 , 故需请假一天” , 但因懒省事闹了个大笑话 。 这就是标点符号的作用 。
其实在中国古代经常有类似的笑话出现 。 比如《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 , 信乎?”(我听说夔只有一只脚 , 是这样吗?) , 孔子听了大笑 , 给鲁哀公解释了半天 。 夔是人名 , 他是上古尧时期的一个著名乐官 , 精通音律;舜继位后 , 曾想让他人代替夔当乐官 。 尧说像夔这样的乐官 , 一个足够了 。 他原话是“夔有一 , 足也!”结果让粗心大意或者不通文墨的鲁哀公给理解错了 。
【历史故事】斌椿:一个几乎被历史遗忘的人,他的贡献解决了中国上千年的“读书困难”问题
文章图片
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代文言文
因为古代汉语是没有标点的 , 所以在表达上就受到限制 , 容易让人误解 。 直达汉朝 , 有了“句读”的存在 , 指导文章语言的断句 , 但很不规范 , 非常简略 。 北宋之后 , 书本印刷仍无明显的断句 , 文意表达还是靠读者去猜测去领悟的 。 那时候的文章 , 顶多用“ 。 ”作为一个句子的终了 , 句中语气承转停顿以“ , ”或“、”表示 , 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句号、逗号和顿号 。 其它再没有什么标点符号了 。
这其实只是标点符号的雏形 , 只能表示一些停顿 , 没有其他的意思 , 更没有表示疑问或者感叹等的作用 。 尤其是 , 带“标点”的书还非常少 , 大部分书仍然是只有文字存在(其实在现在的书法作品中 , 仍然遗留着这个问题 , 往往有大篇幅的书法作品 , 没有一个标点 , 读来令人费解) 。
阅读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 , 对平民百姓而言非常不方便 。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后期 , 才有个人从外国引进了完整的标点符号 。 他就是被欧洲人称为“中国天使”的斌椿 。
斌椿是满洲正白旗人 , 他是内阁大学士恒祺的亲戚 , 曾经做过山西襄陵县的知县 。 他于1866年出国 , 被称为清朝走出国门看欧洲的第一人(或者第一个官员) , 那么他是如何到欧洲的呢?这还得从一个英国人罗伯特·赫德说起 。
【历史故事】斌椿:一个几乎被历史遗忘的人,他的贡献解决了中国上千年的“读书困难”问题
文章图片
赫德于1854年(当时他19岁)就来到中国 , 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 , 长期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一职 。
1866年(同治年间) , 赫德31岁时 , 他要回英国结婚 , 请求清政府派若干官员跟他一道去英国考察 。 慈禧太后收到赫德的奏折后 , 征求恭亲王奕?的意见 。 奕?长期执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 比较开明一点 , 支持官员出国访问 。
【历史故事】斌椿:一个几乎被历史遗忘的人,他的贡献解决了中国上千年的“读书困难”问题
文章图片
但接下来奕?遇到了麻烦 。 当时朝廷的官员都比较保守 , 没有一个想出国的 , 当然清朝也没有出国到欧洲的先例 。 清朝比之前的明朝等 , 更加封闭 。 1840年鸦片战争 , 欧洲列强用大炮已经打开了清朝的国门 , 但只是有不少外国人来到中国 , 中国人还是没有走出去 。 比如当时的道光皇帝还闹了一个笑话 , 他曾问身边的大臣:“英吉利与伊犁有无旱路可通?”可见清朝的封闭程度 。 到同治年间 , 仍没有一个清朝官员正式出访过欧洲 。
不仅清朝 ,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 , 此前也没有官员到过欧洲 。 汉朝时 , 中国人也只到过西亚;唐朝时 , 唐玄奘取经也只是去过印度;明朝郑和下西洋 , 到达南洋、非洲 , 也从未踏上欧洲的土地 。 历史上也只有蒙古人的铁骑踏上过欧洲 , 但那不是出访 , 不是游历 , 只是为了征服 , 没有从欧洲学到什么 , 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什么叫欧洲 。
【历史故事】斌椿:一个几乎被历史遗忘的人,他的贡献解决了中国上千年的“读书困难”问题】因此 , 对于欧洲 , 清朝人很陌生 , 当时的官员都有恐惧心理 , 没人愿去 。 甚至那些平时喊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大臣 , 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 , 他们不是头疼就是腰疼 , 都找各种借口推诿 。 总之 , 在朝廷大小官员“总苦眩晕 , 无敢应者”的情况下 , 有个老头走了出来 。 他就是斌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