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臣请6天假,朱元璋:准!7天后大臣回来,朱元璋:推出去斩首


『朱元璋』大臣请6天假,朱元璋:准!7天后大臣回来,朱元璋:推出去斩首
文章图片
『朱元璋』大臣请6天假,朱元璋:准!7天后大臣回来,朱元璋:推出去斩首
文章图片
『朱元璋』大臣请6天假,朱元璋:准!7天后大臣回来,朱元璋:推出去斩首
文章图片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五常 ,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 , 这5个字就成了古代士大夫甚至普通人的行为准则 。 前面4点先不说 , 这个“信”字的含义很丰富 , 通常我们认为 , 做人要守信用 , 答应的事就要做到 , 否则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 。但因为不守信而丢命 , 这情况就比较严重了 。 想象一下 , 你跟自己的老板申请请假6天 , 老板同意了 , 但你7天后才回来 , 老板拍案大怒 , 下令把你推出去斩首 , 你会是怎样憋屈的心情?这样的事 , 明朝大臣周衡给撞上了 。
周衡的老板不是别人 , 正是明太祖朱元璋 。 朱元璋自己是草根出身 , 虽然文化水平不能跟李煜这些人比 , 但论勤劳程度 , 朱元璋堪称古代老板典范 , 他在位时面对前朝留下来的巨大烂摊子 , 吸取了教训 , 致力于与民休息 , “忧危积心 , 日勤不怠” 。朱元璋太厉害了 , 连清朝的顺治皇帝都忍不住夸“历代贤君 , 莫如洪武” , 朱元璋制定的很多东西甚至一直沿用到清朝 , 比如废除丞相制度什么的 。 但风光的背后也有不少心酸 , 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 , 朱元璋有些多疑 , 与大臣们的关系算不上太和谐 。
洪武十三年(1380年) , 朱元璋下令诛杀胡惟庸九族 , 这个案子牵连了很多人 , 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 谁都不想跟胡惟庸沾上什么关系 。 正是在这一年 , 来自江苏无锡的周衡参加科举会试获得了功名 , 成为朱元璋手下的新人 。周衡的名气远不如刘伯温这些人大 , 他踏入仕途时 , 正逢朱元璋和大臣们斗智斗勇;他的才能不算特别出众 , 不过 , 朱元璋就看中了他性格正直、敢于说实话这点 , 让他去做了个右正言 , 这个职位是谏官 , 也就是说周衡主要负责对朝廷大事小事提意见 , 帮朱元璋做参考 。
按《西神丛语》记载 , 周衡成也性格 , 败也性格 。 话说朱元璋在位初期 , 为了与民休息颁布过一道圣旨 , 免除江南许多地区百姓的赋税 , 这个消息一出 , 大家欢欣鼓舞 , 纷纷称赞朱元璋是难得的圣君 , 朱元璋因此获得了人心支持 。没想到周衡当上谏官之后 , 朱元璋算了一笔账 , 觉得江南富饶之地不收赋税 , 朝廷的开支就得出问题了 , 他便下令恢复赋税 。 周衡不知道怎么算账 , 他只想到了“仁义礼智信” , 认为堂堂天子 , 失信于民 , 实在影响不好 , 站出来拼死劝阻朱元璋 , 说了一堆大道理 , 没给朱元璋留任何面子 。
【『朱元璋』大臣请6天假,朱元璋:准!7天后大臣回来,朱元璋:推出去斩首】
朱元璋被劝得心头火起:大道理就你知道?朕也知道 , 这不是为了维持朝廷运营吗?从那以后 , 朱元璋便看不惯周衡了 , 不久 , 周衡向朱元璋申请回乡祭扫祖坟 , 这种尽孝的事朱元璋自然批准了 , 很大方地给了周衡6天假 。
谁知道意外出现了 。 周衡回乡后被私事绊住了脚 , 推迟了一天才回朝销假 。 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 , 但朱元璋不知怎么想到了周衡之前口口声声强调的“信” , 越想越觉得生气 , 你也是个不守信的人 , 还批评朕?于是 , 朱元璋下令将周衡推出午门斩首 。 看起来很莫名其妙 , 其实不过是周衡之前得罪了自己的老板 , 被秋后算账而已 。 所谓伴君如伴虎 , 周衡临终之前 , 应该深有感触吧 。 要放到现代职场 , 虽然这种事影响也不好 , 但后果绝不会如此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