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评论:披沙沥金,终显英雄本色 拨云见日,厘清人间正道|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张国焘( 二 )


《大浪淘沙》评论:披沙沥金,终显英雄本色 拨云见日,厘清人间正道|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张国焘
文章插图
第二个细节则更引人深思。一大的十二位代表当然来自不同地域,年龄有差距,性格有差异,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程度也参差不齐。但何叔衡的中途离去却不仅仅是因为他和张国焘个人在籍贯、年龄、性格和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不相凿枘,而是有大时代的深刻背景。
近代中国不是一个浑然的整体,大致可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由通商口岸城市勾连的沿海洋世界,另一个是由广袤内陆拼接的内地土世界。两个世界彼此联系却又差异巨大。
《大浪淘沙》评论:披沙沥金,终显英雄本色 拨云见日,厘清人间正道|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张国焘】由此,一大开会虽然在上海“洋场”和南湖泛舟之中,但一大代表的到会之旅和离会之途却都可以经历、观察和思考一整个的但又有巨大差异的“中国”。张国焘从北京出发,他要先乘火车到天津,到天津后可以选择坐海轮直接去上海,也可以选择搭津浦路车南下,先到南京,再通过沪宁线到上海。这一路张国焘或能看到1895年后沿海中国的“畸形现代化”:“现代”由火车、铁路、海轮、口岸城市等构成,“畸形”则由军阀的火并、路匪的枪声、原先繁华城市的衰落、沿途憧憧的贫病死亡暗影来浮现。但在北京大学读书日久,已成学生领袖中坚,名声鹊起的他未必能对此有太特别的感受,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大多来自纸上,而非实践。
《大浪淘沙》评论:披沙沥金,终显英雄本色 拨云见日,厘清人间正道|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张国焘
文章插图
与张国焘相比,从湖南出发的毛泽东、何叔衡则很有不同,他们更能看到内陆中国与沿海中国的差异——火并更剧、枪声更密、衰落更彻底,憧憧暗影变为处处可见。《大浪淘沙》中以安源煤矿工人的极度困苦与上海租界中洋人的横行霸道呼应了这一点。对中国差异性的认识令毛泽东、何叔衡们较早意识到以革命改变中国的艰巨性、长期性和乡土性。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典理论有掌握,有所知,但对马克思主义的活学活用品格更天然匹配,更擅长。由此张国焘在回忆录中径言来自内地的代表“土气”。而“土气”二字大概正是理解中国革命为何能够成功的一把钥匙。
在厘清史实,反映时代之后,《大浪淘沙》第三个吸引人之处在其不仅“论世”,而且“知人”,剧中不少角色的塑造令人印象深刻。比如陈独秀,演员很好地把陈独秀的多面性演绎了出来,即其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时常容易急躁的大读书人,也是一个有家长作风的党的领袖。出演历史中的人物特别是领袖人物,“真”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最知道自己的是他本人。“似”尤其是“神似”已是很高的境界,而所谓“神似”,其呈现的准确状态以笔者浅见应该是历史人物本身的魅力通过演员的表现散发出来,而不是演员借历史人物来散发他个人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浪淘沙》中青年毛泽东的演绎也以其“富含激情但又不失沉稳”的基本状态做到了“神似”。
《大浪淘沙》评论:披沙沥金,终显英雄本色 拨云见日,厘清人间正道|影视庆祝建党百年| 张国焘
文章插图
在中共领袖之外,《大浪淘沙》塑造了周佛海、戴季陶、张东荪、邵力子等一批在早期党史中留下不少印迹,而在以前则因汉奸、国民党等身份而不宜出现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这反映了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史叙述和党史宣传的大气度与大格局,正符合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里所说的:“世界上没有这方面,也就没有那方面”。因此以上人物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让党史更加丰满与丰富,另一方面也能对党史提供更多映衬与对照,党的发展就是在各色人物的起起落落中走过来的,自然各色人物的高低浮沉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党的发展历程。
最后,《大浪淘沙》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它有先前党史电视剧中少见的鲜活女性角色。演员们很好地把握住了高君曼、王会悟、杨开慧、李慧馨等当年革命女性应该有的气质和神韵。她们不再只有作为花瓶的惊鸿一瞥,也不再是男性革命家的附庸,而是有精彩的故事、丰沛的情节和独立的镜头来使她们在一部电视剧中真正地立了起来,这和该剧导演作为女性的视角和观照密不可分。
转型大浪迎面而来,呈现不易,变革故事如恒河之沙,驾驭甚难。《大浪淘沙》很好地呈现了在近代中国历史大转型浪潮的冲击洗刷下,披沙沥金,终显英雄本色,厘清人间正道的党史故事。这样的剧从目前看未必大火,但会作为长久的精品保留下来,值得一观,亦值得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