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楠说史|唐朝人的心态如何流变?,从《韩干照夜白》到《马诗二十三首》( 二 )


平楠说史|唐朝人的心态如何流变?,从《韩干照夜白》到《马诗二十三首》
文章图片
“饥马”、“瘦马”的形象在李贺的马诗中很常见 , 无论是“腊月草根甜 , 天街雪似盐 。 未知口硬软 , 先拟蒺藜衔 。 ”这样对自我身世不幸的独白还是“催榜渡乌江 , 神骓泣向风 。 君王今解剑 , 何处逐英雄?”这样对黑暗的控诉 , 都离不开困顿的又瘦又饿的马的影子 。 而这种形象与格调与李贺之前传世的韩干的马画有着天壤之别 , 韩干马画中的那些以“照夜白”为首的马匹都是丰腴强健、修长潇洒、鞍鞯华美而又自在安然的 , 其中所呈现的格调与精神是向上的、开放的、自由的、豪气的 , 与李贺《马诗二十三首》截然不同 。
平楠说史|唐朝人的心态如何流变?,从《韩干照夜白》到《马诗二十三首》
文章图片
马匹形象的流变体现的是唐朝人心态的流变
《照夜白》以及韩干诸多马画中马的形象与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中马的形象极为不同 , 这两位艺术家塑造马的形象时显然是受当时的环境所影响的 , 马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家手里出现不同的形象 , 除了与艺术家本人的性格有关 , 与唐朝人整体的心态流变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 为此我们可以从《韩干照夜白》到《马诗二十三首》的马匹的形象的流变中 , 窥探到唐朝人自盛唐到中晚唐这一段时间的心态流变 , 而产生这一流变的时间节点就是“安史之乱” 。
平楠说史|唐朝人的心态如何流变?,从《韩干照夜白》到《马诗二十三首》
文章图片
韩干的画作中马的形象丰腴华贵而又富有少年气象 , 这种气象是与唐朝当时的现实是分不开的 , 正是唐朝强大的国力使得唐朝人在“安史之乱”之前的心态极为乐观自信且积极开放 。 《照夜白图》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 此时是大唐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 , 唐朝不仅在经济上实现了繁荣 , 在文化、军事、外交方方面面也都是首屈一指的 。 正是这种客观现实造就了唐朝人整体的心态 , 而唐朝人的整体心态也影响了当时艺术家的创作 。
平楠说史|唐朝人的心态如何流变?,从《韩干照夜白》到《马诗二十三首》
文章图片
处在这一时期的韩干所创作出的一系列马画 , 无一不体现出了高度的自信与向上的精神 , 这与唐朝人此时的心态是相当一致的 。 除了韩干之外 , 盛唐时期的诗人们所创作出的诗歌也表现出了“少年气象” , 其中最佳的代表就是被无数人崇拜的李白 , 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旺盛的生命力与积极向上的精神 。 而即便是以沉郁著称的杜甫和以平淡著称的王维 , 在他们早期的诗歌作品中也流露出了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
平楠说史|唐朝人的心态如何流变?,从《韩干照夜白》到《马诗二十三首》
文章图片
但是“安史之乱”之后 , 唐朝人的心态为之一变 , 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中晚唐时期的艺术作品 。 以杜甫为例 , 他后期的作品风格沉郁沧桑 , 并且“忧思”成为了贯彻到底的一种情绪 。 而在杜甫之后的李贺虽然没有直接经历那次大动荡 , 但是这次变故所遗留下的问题还是深深地影响到了他 , 他的《马诗二十三首》既是他自身身世的写照 , 也是中晚唐时期人们心态的真实写照 , 人们由积极向上变成了哀叹悲悯 , 其中又掺杂着深深的忧思 , 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 《韩干照夜白》与《马诗二十三首》只是唐朝众多文艺作品中的冰山一角 , 但是它们之间的强烈对比可以让我们从中窥探到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整体心态的变化 , 而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其实是更为深刻的 。
平楠说史|唐朝人的心态如何流变?,从《韩干照夜白》到《马诗二十三首》
文章图片
“安史之乱”只是分界点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也是唐朝人心态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 但在由盛转衰和心态变化的背后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 。 “安史之乱”显然是唐朝走向衰败的爆发点 , 这一衰退的过程是相当长的 , 并且背后的原因相当复杂 。 唐玄宗与“安史之乱”的爆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但历史的进程绝对不是由于某个人或者由于某群人就能够改变的 , “安史之乱”的背后原因实际上是唐朝政体与现实出现了矛盾 , 而唐玄宗不过是其中的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