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袁崇焕的悲剧:政治上的不成熟与不理智酿成了最终的悲剧

崇祯三年 , 年仅46岁正值壮年的袁崇焕被押至菜市口凌迟处死 , 死后刽子手从袁崇焕身上割肉一块 , 京师百姓争相分而啖之 。
这位明朝末年最具争议的名将 , 落得如此下场 , 不得不让人唏嘘!
《明史》评价袁崇焕"崇焕智虽疏 , 差有胆略 , 庄烈帝又以谗间诛之 。 "
个人认为《明史》对袁崇焕的评价是不够公正的 , 试想作为一个连续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的一代名将又会智疏且缺少胆略呢?
但如果将"智"解读为情商、"官"商 , 那么就合情合理了 。 所谓"官"商就是指官场经验、政治经验 , 在这方面袁崇焕就显得明显经验不足且缺乏理智了 。
一、中年及第、火箭升迁
袁崇焕(1584-1630) , 字元素 , 广东东莞人 , 纵观其一生 , 35岁才中进士已经算是不得志了 。 进士及第后随即被授予福建邵武县知县 , 三年任满回京朝觐时 , 遇到人生第一个贵人 。
【历史故事】袁崇焕的悲剧:政治上的不成熟与不理智酿成了最终的悲剧
文章图片
袁崇焕
时任御史的侯恂向天启皇帝推荐袁崇焕 , 称其"英风伟略 , 不妨破格留用" , 天启听从建议遂授予袁崇焕兵部职方司主事 , 这次升迁为日后袁崇焕接触辽东提供了契机 。
按照《明史·职官·兵部》记载"职方司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阅视修浚城池 , 因事增置镇戍将校 , 设兵屯戍 。 "
天启二年 , 广宁失陷 , 后金势如破竹连下西平、镇武、西兴、西宁、平洋诸堡 , 朝野震动 。
袁崇焕抓住时机 , 单骑出关 , 视察关外军情 , 回来之后上书天启自荐"一人足以守山海关" 。
同时 , 兵科都给事中蔡思充也向天启举荐阎鸣泰与袁崇焕 , 随后袁崇焕被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监军山海关 。
短短一年内袁崇焕从正七品知县升为正五品按察司佥事 , 连升四级 。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 , 几个月后又被辽东经略王在晋题补为监军道兵备副使 , 从四品 。
这时 , 袁崇焕又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贵人---孙承宗 。
此后 , 袁崇焕便追随孙承宗修建宁锦防线 , 即使以后孙承宗被罢职 , 袁崇焕仍然官运亨通 , 天启五年升为山东按察使仍管宁前道 , 宁远大捷后 , 天启六年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 紧接着被任命为辽东巡抚 。 宁锦大捷后因开罪魏忠贤党羽 , 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 , 愤而辞官 。
【历史故事】袁崇焕的悲剧:政治上的不成熟与不理智酿成了最终的悲剧
文章图片
魏忠贤
天启七年 , 朱由校驾崩 , 信王朱由检即位 , 铲除魏阉 , 袁崇焕重新得到重用 , 加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督师蓟辽兼登莱、天津军务 , 成为明朝在辽东军事上的最高长官 。
从天启二年入京到天启七年 , 短短不到六年间袁崇焕从一个区区七品知县火箭般升迁为兵部尚书、督师 , 这在整个明朝也是屈指可数的 。
过快的升迁速度 , 使得袁崇焕在朝中的根基并不深 , 而且接连的破格提拔和连续大捷使得袁崇焕信心满满 , 其自身性格中刚愎自用的一面开始显现出来 。 这主要表现在其独断专行与部属关系闹僵、越级上报与上司关系不和 , 甚至在皇帝面前夸下海口以至于断了后路 。
二、越级上报与上司关系不和
袁崇焕在辽东期间与除了孙承宗以外的历任上司关系都算不得融洽 , 广宁失陷后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双双入狱 , 新任经略王在晋甫一上任 , 就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 , 要不要放弃辽东之地 , 退守山海关 。
其实王在晋早有打算 , 那就是彻底放弃关外之地 , 退守山海关 , 但时任宁前道佥事的袁崇焕与孙元化等人坚决反对 , 认为此举"非策" , 极力劝阻 , 王在晋不听 。 于是 , 袁崇焕两次写信给当时的内阁首辅叶向高 , 申诉自己的意见 , 叶向高与内阁拿捏不定 , 于是大学士孙承宗亲赴前线考察 , 之后全盘采纳袁崇焕的意见 , 定下了宁锦防线的构想 。
【历史故事】袁崇焕的悲剧:政治上的不成熟与不理智酿成了最终的悲剧
文章图片
袁崇焕
孙承宗罢职之后 , 高第接任经略 , 与王在晋一样高第坚持重兵屯守山海关 , 在关外实行坚壁清野的战略 , 这一次袁崇焕又与高第起冲突 , 坚持留守宁远 , 誓与宁远共存亡 , 高第心意已决下令撤锦州、大凌河、右屯等地军民入山海关 。
虽然这两次最终袁崇焕都取得胜利 , 但也使得袁崇焕养成了刚愎自用的性格 。
三、独断专行与下属闹僵 。
袁崇焕最独断专行的一面就体现在擅杀毛文龙一事 , 关于毛文龙该不该杀 , 由于争议较大 , 这里就不赘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