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古代故事:拆字,李文贞,扶乩,诗迷、云娘,希光

拆字
乾隆丁卯年福建科考 , 街上有个测字先生在摆摊 。 等待发榜的时候 , 一个考生写了一个“因”字求卦 。 先生说:“国字框中只有一人 , 必中榜首 。 ”另外一个考生想讨个口彩 , 也写了一个因字 。 先生说:“他是无心写的 , 你是刻意写的 , 因字加心是恩 。 恐怕榜上无名 , 也许会被恩科选录 。 ”(恩科:由皇上从落选考生中亲自补录 。 )
旁边一个考生不服 , 想难为测字先生 , 把扇子一合 , 面含讥笑 , 也上前写了一个“因”字 。 先生皱眉说道:“合起的扇子就像一竖 , 因字加竖是个困字 , 这次恐怕是无望了!”发榜后果然和他预测的一样 。
【爱历史】古代故事:拆字,李文贞,扶乩,诗迷、云娘,希光
文章图片
李文贞
安溪李文贞(康熙年间吏部尚书 , 文渊阁大学士)的父辈是大族 , 全部聚集居住在一个村子里 。 国初(清)时有个大盗也姓李 , 带人占据了李氏祠堂 , 索要钱米 。 李氏族人惶恐不安 , 聚集在祠堂门口商议 。 当时李文贞九岁 , 也跟着父亲站在人群里 。
大盗看他眉清目秀 , 很是喜欢 。 把他父子拉进祠堂说:“你把这个孩子送给我 , 我就带人离开 。 ”文贞父亲嗫嚅不知道怎么办好 。 族人听说 , 都来哀求:“这件事虽然很为难 , 但是为了保全大家 , 你就放弃这个孩子吧!我们会感激不尽 , 况且这个孩子很聪明 , 长大了自然会回来的 。 ”
父亲问李文贞 , 文贞说:“我听父亲的安排 。 ”于是 , 众人都很高兴 , 安排仪式把文贞过继给强盗 。 大盗也很高兴 , 和妻子坐在大堂 , 让李文贞叩拜行父子礼 , 又把自己的儿子叫出来 , 和李文贞兄弟相称 。 强盗的儿子比李文贞小一岁 。
父亲回家后 , 李文贞不再称呼强盗为爸爸 。 强盗说:“刚才你已经同意 , 现在为什么改了主意?”文贞说:“刚才我是遵从父亲的命令 , 现在父亲离开 , 我就可以自己做主 。 ”强盗把他关在一个空房间 , 不给饭吃 。 第二天 , 李文贞还是不屈服 。
强盗又想用烟熏他 , 强盗妻子说:“我看这个孩子不是凡品 , 不如放了他吧 。 自古绿林没有善终的 , 把我们的孩子寄放他家 , 左右都姓李 , 将来也能延续咱们的血脉 。 ”强盗认为妻子说得对 , 转而把自己的孩子托付到李文贞家 , 带着手下离开了 。
后来 , 这个大盗果然失败 , 全家被处死 , 他的儿子因为在李文贞家而存活 。 现在 , 安溪李家的族谱中有特殊的一支 , 名字都写在族谱的后面 , 就是强盗儿子的后人 。
扶乩
以上的故事都出自《翼駉稗编》 。 在以前的故事中 , 多次提到了“扶乩” , 就是请仙儿 , 有的地方称为请紫姑 。 《翼駉稗编》的作者小时候亲历了扶乩的过程 。
在我(原作者)小时候 , 姐姐们经常做请紫姑的游戏 。 首先把一个簸箕周围插上纸花 , 下面绑上一根筷子 , 由两个婢女抬着 , 走到房间的角落 。 两个婢女一问一答 , “姑娘在家吗?”“在家!”“梳妆了吗?”“梳妆了!”“换衣服了吗?”“换衣服了!”
两个婢女又一同说:“请姑娘上轿!”然后把簸箕抬回来放到桌子上 。 姐姐们说道:“姑娘如果到了 , 就请动三下 。 ”如果簸箕摇晃三下 , 我再问:“能写字吗?”如果簸箕再摇晃三下 , 就移走桌子 , 换上沙盘 。
姐姐们开始问各种问题 , 簸箕缓缓移动 , 两个丫鬟擎着 , 手随着簸箕移动 。 某次 , 竟然写出了一首诗:“蓬莱宴罢几何时 , 万里遥空月上迟 。 剧喜归来春事好 , 不曾辜负试灯期 。 ”
诗谜
某人给冯观察做书记 , 他和一个寺院的和尚有交情 , 经常来往 。 冯观察北上 , 某人因事没跟随 , 因此失业 , 非常落魄 。 和尚嫌贫爱富 , 就对他白眼相向 。 某人只能隐忍 。
后来 , 他又给另外一个官员做了幕僚 , 比跟着冯观察的时候还要好 。 和尚重新热情起来 。 有一天 , 和尚请他吃饭 , 席间拿着一副自画像让他题字 。 某人挥毫写到:“一夕灵光出太虚 , 化身人去意何如 。 秋丹不用炉火化 , 凡事心头一点无!”
和尚把画像挂在墙上一年多 。 直到有个读书人看到后大笑 , 说诗中隐藏“死秃”二字 。 和尚明白过来 , 非常气恼 , 把画像毁掉 。
【爱历史】古代故事:拆字,李文贞,扶乩,诗迷、云娘,希光
文章图片
故事出自《此中人语》 , 字谜诗很多 , 有些为了凑成谜底 , 强拉硬扯 , 完全没有诗的意境 。 这首诗写得很好 , 表面内容符合僧人的身份 , 和谜底的联系也很巧妙 。 (“一夕”和“化”字去了单人旁组成“死”字 , 秋字去了火 , “凡”去了点 , 组成“秃”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