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三 )


文章图片
“日”、“月”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写法 。 /图源网络
唐诺在书中写道:“谁为‘众’字画蛇添足地加了一个大日头于顶上呢?这人一定是个艺术家 。 日头没功能意义 , 却为这个抽象的表述带来可感的温度和色泽 , 让三人为众有了一派热闹熙攘乃至于挥汗燠热的蒸腾气象 , 如同春秋时晏婴出使楚国时历历如绘的齐都临淄城市街景象(临淄城的遗址早已挖掘出来了 , 其规模大小和配备果然和晏子所夸称的相去不远) 。 ”
而先人们也根据太阳所代表的时间刻度 , 选择着各自的生活方式 。 唐诺说:“人就是这样浸泡在不分割的时间中 , 在不分割的劳动和休闲之中 。 这里 , 有充分的余裕生养出故事、传说、歌谣和各式手工技艺来 , 如本雅明所说的人类说故事传统技艺的两大根源之一(另一是伴随行商从天涯地角背回的商品而来) 。 ”
可怕的字与死去的字
在研究的过程中 , 唐诺还将字作了相应的归类 。 比如 , 他发现 , 甲骨文中存在着一些“可怕的字” 。 它们“像一张张档案记录照片 , 忠实地为我们封存了此类无可辩驳罪行的呈堂证供一直到今天 , 也揭示着彼时人们生存挣扎的残酷一面” 。
【历史故事】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文章图片
如今 , “醢”多用于指代肉类食品 。 但在最初创立的时候 , 它实质上是指一种酷刑 。 /图源网络
其中 , “醢”字就是一个代表 。 如今 , “醢”多用于指代肉类食品 。 但在最初创立的时候 , 它实质上是指一种酷刑——从字形上就能看得出来:“被置放于大臼之中的不是食物 , 而是个绝望的人 , 上方是双手持大杵的刽子手 , 活生生把人锤打成肉酱 , 血水四溅 。 ”
类似的 , 还有“弃”字 。 弃是周代开国先祖 , 传说中他是得神护佑的不死弃婴出身 。 然而 , “弃”字背后的故事却极为残忍 , 它的字形 , 是“用手拿绳索绞死初生婴儿 , 再以畚箕把带血水死婴倒掉” 。 换言之 , 是杀掉幼小的生命 。 与之相对的 , 是“微”字 , 指的是杀掉老年人 。
唐诺说:“杀死老的跟小的 , 这原是大自然的专利 , 老去的动物丧失了猎食(肉食性)和逃逸自保(草食性)的能力 , 本来就难以存活;初生的生命 , 数量一般总远大于大自然所需、所允许的数量 , 这是生物护种的人海战术老策略……大自然天地不仁的处置 , 由人来代理执行 , 包括老去生命的不安乐‘安乐死’ , 包括初生生命的延迟避孕术 , 我们便以为是残酷的 , 尽管我们也同时不忍 。 ”
这些可怕的字 , 虽然从字义上是令人畏惧的 , 但至今仍在沿用 。 可有些字 , 在发展的进程中 , 却渐渐地消失掉了 。 唐诺写道:“(这些字)失去效能 , 通常源自于我们生活实况的变化 , 某些旧事物、某些昔日的概念因此从历史退场 , 于是 , 和这些事物、这些概念密实相连共生的某一部分文字遂跟着退场死去 。 ”
【历史故事】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文章图片
古代 , 因为马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 , 故而人们对马的品种有非常细致的划分 。 /图源网络
唐诺举了一个与女儿相关的实例 。 他的女儿从小就爱马成痴 , 某天 , 唐诺和她心血来潮 , 翻看起《辞源》 , 无意间 , 他们找到了许多已经不再使用的与马有关的字 。 比如 , 骢(音c%u14Dng) , 表示青白杂毛的马;骅(音hu%uE1) , 指代赤色骏马;骧(音xi%u101ng) , 是后右足白色的马……
此类表示不同毛色的马的汉字 , 共有28个 。 而现代所出版的《马图鉴》(台湾猫头鹰出版公司版本) , 对马的毛色精密而科学的形容 , 也不过才17种而已 。
那么为何关于马的毛色 , 需要这么多字呢?原因很简单 , 古时的马很重要 , 或者很昂贵、很有价值 。 但社会在不断发展 , 交通工具、战争器械都在创新 , 且日益强大 。 在现代世界里 , 马不再有那么多的用处 。 这些指代马的文字 , 也就一并在文字王国中死去了 。
【历史故事】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文章图片
随着文字的死亡 , 文字背后的那些故事也渐渐在我们的历史中消失了 。 /图·unsplash
唐诺说:“文字因社会习俗之生而生 , 也会因社会习俗之死而死 , 这是很公平的 。 习俗来习俗去 , 事物来事物去 , 概念来概念去 , 现实的一切毫不间歇地变动不居 , 因此文字的死亡便不仅不可避免 , 而且还是持续的、频繁的死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