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鲁迅之妻朱安不识字,为什么给内山先生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

鲁迅先生的妻子朱安是官宦人家的后代 , 可是到了她父亲那一代 , 已经不做官 , 而是一个普通师爷 , 家里风气保守 , 没有想到让朱安上学读书 , 而是让她学习料理家务 , 所以朱安不识字 。
但是朱安给鲁迅的日本好友内山完造写的信真是声情并茂 , 既有文采 , 又体现了当时朱安窘迫的处境 , 摘录一段文字给大家看看 , 原文如下:
内山先生:我们虽未见过 , 从前听说鲁迅先生时常称道先生的道德学问 , 所以在我的意识上似乎一向对于先生是很熟悉而钦佩的 , 现承先生不惜下教……道义精神 , 尤为可感!
我个人的身世状况 , 本来不值得一谈 , 但为寻求残年养生活命之计 , 又不能不率直而摘要地向先生说一说 , 希望先生用最公正的友谊 , 来同情我的一切 。
鲁迅生前 , 我和我婆母周老太太的生活费 , 每月提前寄到 , 过年过节总是格外从丰 , 并且另有存储一千余元 , 以备不时之虞 , 我也克尽我的天职 , 处处节省 。
自鲁迅逝世之后 , 我秉承婆婆的意思 , 把储存之款分月拨作家内的家用 , 当时有一位许寿裳先生 , 来代许女士索要鲁迅先生全集的出版权 , 担保许女士嗣后寄回北京寓的生活费 , 不使缺少 , 同时许女士也有信来索取版权 , 并表示极端的好意 , 我自愧无能 , 慨然允诺 , 当将委托手续全部寄去以后 , 许女士如何办理 , 迄未通告 , 我亦未曾问过 。
我侍候婆婆三十八年 , 送老归山 , 我今年也已经六十六岁了 , 生平但求布衣暖菜饭饱 , 一点不敢有其他的奢望 , 就是到了日暮途穷的现在 , 我也仍旧知道名誉和信用的很可宝贵的 , 无奈一天一天的生活压迫 , 比信用名誉更要严重 , 迫不得已 , 才急其所急 , 卖书还债 , 维持生命 , 倘有一筹可展 , 自然是求之不得 , 又何苦出这种下策呢!在北京的生活恐怕不在上海之下 , 前月华北新报曾有一段记载 , 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费用即需六百元 。
我又老而兼病弱 , 烧饭洒扫种种杂事 , 又不能不雇佣一个女仆 , 因此每月最低限度也要支出在千元左右 , 像我这毫无收入的人 , 实在是“不知所措”啊!”
【历史故事】鲁迅之妻朱安不识字,为什么给内山先生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
文章图片
为什么朱安给内山完造写信呢?确切的说 , 这是回信 。 因为朱安迫于生活压力 , 要卖鲁迅藏书 。 消息传出来之后 , 各界人士都想阻止 , 连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也写信要求朱安不要卖书 。
既然朱安不识字 , 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好的信呢?这是因为当时社会有一种职业 , 叫写字先生 。 在过去社会 , 上学是奢侈品 , 很多百姓人家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学 , 也不认字 。 能识字的人只是少数 。 但是亲友出外 , 又没有电话 , 需要通信怎么办?只有请写字先生替自己写信 , 替自己念信 。
【历史故事】鲁迅之妻朱安不识字,为什么给内山先生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
文章图片
所以那个时代 , 只要你识字 , 就等于有了饭碗 , 最少能当一个写字先生糊口了 。 当然也可以请有文化的亲友帮自己写 。 比如鲁迅的母亲周老太太(鲁瑞)是认字的 , 但是她老人家也不爱写信 , 而是请女学生许羡苏或俞芳替她写信 。 后来她又请鲁迅的学生宋琳替她写信给鲁迅 。
那时的信和现在不同 , 都是半白话半文言文 , 现在人看着吃力 , 但那时的人看着很平常 。
朱安的信是谁替写的?谁也不知道 。 这封信被很多作家引用 , 却有人说这是伪作 , 是别人假托朱安名义写的 。 但如果这是伪作 , 请拿出朱安给内山完造的真正的信 。 难道鲁迅的好友给内山完造写信 , 朱安连信都不回吗?
【历史故事】鲁迅之妻朱安不识字,为什么给内山先生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
文章图片
朱安病故后 , 把她的衣物都分给了亲友 , 但是亲王都捐赠给了鲁迅博物馆 。 如果朱安有信函留下 , 也早捐献给了鲁迅博物馆 。 而朱安给内山完造的信 , 应该是内山完造捐献出来的 。
【历史故事】鲁迅之妻朱安不识字,为什么给内山先生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参考资料:《朱安传——我也是鲁迅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