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闲聊三国之谁是真故事?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到底有什么不同?这事很难比较 , 你像一本小说 , 它讲的是一个故事的精彩性和丰富性;三国志呢讲究的是历史真实性 。 你拿一本小说跟史实来比真实性 , 当然没法相比了 。 但是我们也要非常理解啊 , 大家比的原因在哪呢?就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写的太高明了 , 第一点它牢牢的抓住了历史的基础线 , 这跟线没跑偏 。 从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一直到三国归晋 , 整个的主要事实基础都非常扎实 , 所以让大家常常产生一种幻觉 , 三国演义非常的真实;三国演义另一个高明之处是立意的高明 ,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特别讲究谁是正统 , 有正统我就有根基 , 能够获得大家广泛的拥护 。 在这一点上 ,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体现出重大的区别呀!表面上看三国演义是讲究刘备是正统 , 讲的是汉家天下的传承 , 实际上呢讲的是儒家的思想 , 特别是仁、义、忠等这些词汇 。 一说刘备就是爱惜百姓 , 而作为反面教材呢就是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 , 休教天下人负我.两者之间 , 哎比较就很大了 。 另外一边呢桃园三结义 , 你看这个义气自古以来是非常重要的.它跟主流思想完美的契合 , 一下子把三国演义的高度又提升了很多 , 这是三国演义真正高明的地方 。 当然了 , 三国演义本身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 , 但是它跟三国志这本书的比较当中 , 这点就是非常大的区别.三国志的撰写难度比三国演义要大很多 。 这个不是指文学修养上来讲 , 而是指当时所处的环境来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写这本书的时候 , 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三个国家中以谁作为正统 , 这件事在当今来看可能不是个问题 , 但是在历史上争论是特别大的 。 陈寿何许人也?诸葛亮去世前的一年 , 他在蜀国出生 , 他是纯正的蜀国人 。 后人就指出来了 , 陈寿你明明是蜀国的人 , 蜀国灭亡的时候你都三十一了 , 俗话说三十而立 , 都到这个时候了 , 你还不坚定立场 , 写史书的时候呢把曹魏尊为正统 , 你这不是叛变是什么 , 当然大家会非常诟病了 。 不过这种写法也完全有陈寿的理由 , 陈寿做官的时候 , 是在司马家的晋朝 , 晋朝的天下哪来的呢?是从曹魏禅让来的 , 那曹魏的天下从哪来的?是从汉朝皇帝的手中禅让来的 , 汉、曹魏、司马家的晋朝 , 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路线 。 你把这个主线抛开了 , 你说从蜀国继承过来的 , 如果按这种写法 , 那写完了也不可能得以流传 , 大家也不认同 。 你还别说 , 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历史学家 , 篡改了这样的模式 , 东晋的习凿齿就写了一本史书 , 叫汉晋春秋 , 把蜀汉呢作为正统 , 说蜀汉灭亡了就代表着汉朝灭亡了 , 然后曹魏呢属于篡权 , 属于伪政权 。 但是啊 , 等到资治通鉴的时候呢 , 司马光就全面的接受了陈寿的这种说法 , 把曹魏作为正统 , 把曹魏的纪年呢保存留下来 , 等到明朝的时候 , 蜀汉作为正统呢又占了上风 , 所以三国演义借着这段东风瞬间被大家广泛接受 。 等到明末的时候 , 大评论家金圣叹专门说过 , 说把曹魏作为正统 , 这是司马光的不对 , 是他的失误 , 你怎么能这么写呢 , 挺大个史学家 , 也不知道害臊 。 你想想 , 司马光这样的大史学家都被批评了 , 何况陈寿乎 。 在三国志当中呢 , 不仅纪年方面采用了曹魏为正统的纪年 , 另外在这三个国家具体的正史中 , 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这都用的是纪;等到写蜀志的时候呢 , 刘备啊刘禅啊都用的是传 。 从史书上来看 , 这两者是天壤之别呀 , 什么是纪?皇帝那才叫纪 , 传呢是普通人才给你列传的 。
【爱历史】闲聊三国之谁是真故事?
文章图片
写蜀志的时候啊 , 你从刘备写起也就罢了 , 直接从刘焉和刘彰开始说起了 , 这就更让后人愤怒了 。 在你眼里那对蜀汉根本没有感情啊 , 你在蜀汉毕竟生活了三十年 , 你怎么能这样呢 , 这也是后代诟病的一个点 。 但是我们细读三国志的时候你会发现陈寿写蜀志的时候里边蕴含了很深的感情 , 他对蜀国不是没有感情的 , 尽管他一岁的时候 , 诸葛亮就去世了 , 但是蜀国人留下来很多关于诸葛亮的褒奖和传说 , 这对他形成非常鲜明的印象 。 他对诸葛亮的记载呢 , 还是存在有一定感情的 , 等到写刘禅听了谯周等人的意见打算向魏国投降的时候啊 , 在这里面呢突然加了一句 , 刘禅的儿子刘谌听到他爹投降这个消息 , 什么表现呢?伤国之亡 , 心中非常悲愤呐 , 先杀妻子 , 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杀掉 , 然后呢次以自杀 , 然后我自杀了 。 这显然一种敬畏之语 , 这是对这种行为的褒奖 。 在陈述史实当中加进去这么一笔 , 没做任何评论 , 但是观众在看的时候 , 心里会涌起一种悲凉 。 刘禅可以投降 , 毕竟老刘家是有骨气的 , 刘备的后人并不都是窝囊废 。 如果对蜀国没有感情一心向着曹魏的人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吗?另外一边写姜维的时候 , 正在等待朝廷的消息 , 究竟是转移还是反攻 , 赶紧给个痛快话啊 。 结果这个时候等来点却是一纸降书 , 要求他归降曹魏 , 投降他的对手钟会 , 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 他怎么记载呢 , 说众将士投戈放甲 , 兵器都放下了 , 接下来两句话就非常的有水平 。 将士咸怒 , 什么叫咸怒?每个人都非常的气愤 , 证明什么 , 蜀汉这些好男儿还是有一番热血的 , 接下来怎么办呢?拔刀斫石 , 不让我打 , 我把长兵器都丢下了 , 但是我掏出腰间的刀 , 冲着石头上砍 , 寥寥八个字 , 哪怕过了将近两千年 , 您在夜里的时候读到这一段 , 都会觉得胸中那种不平之气 , 油然而生 。 您能说陈寿对蜀国没有感情吗?但是从这呢 , 我们也能看出来 , 陈寿一方面对蜀国表示同情 , 但是啊你要说他有多热爱 , 好像也并不至于 。 比如在刘禅投降的时候呢 , 陈寿也做出评价 , 他说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 , 什么意思呢?说老刘家能够得以保全 , 然后整个国家呢可以不遭受太大的杀戮这是很好的事情 , 周之谋也 。 这个周是谁呢?是谯周 , 为什么把谯周抬得这么高呢?就是因为他是谯周的学生 , 谯周的很多观点就被他所接受了 。 因为光禄大夫谯周呢是劝降派 , 他不断的给刘禅吹耳边风 , 他说你还是投降吧!晚降不如早降 , 曹魏这边已经做的很大了 , 你根本打不过人家 , 全国都快解放了 , 你能往哪跑?有人提出来固守成都 , 他说你守有什么用啊?守一段时间 , 百姓生灵涂炭 , 被攻下来了 , 你自己也没好果子吃 , 有人说咱能往东吴去跑么 , 投奔吴国去 , 他又讲 , 你投奔吴国有啥用?吴国那么小 , 实力也不强 , 早晚是被人吞并的 。 等你到吴国 , 你就属于投降人家 , 然后呢东吴还会投降曹魏 , 你相当于投降两次 , 更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