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半世纪|核潜艇和神舟飞船都用上了,燕化的塑料都啥样了
动车、鸟巢座椅
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
中国前行的一个又一个骄傲
我们共同参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全世界产量和消费量
最高的合成材料
合成树脂从诞生之日起
便被深深打上创新的烙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开拓
发展历程 , 厚积薄发
文章图片
1971年6月5日 , 中国首套年产1440吨的聚苯乙烯装置开工建设;9月 , 丙烯精馏装置、合成气、氢气装置开工建设;1971年4月 , 中国首套5000吨级聚丙烯装置及其配套的烷基铝开工建设 , 1973年8月建成投产 。
文章图片
1974年9月 , 作为30万吨乙烯装置的配套项目 , 聚丙烯装置开工建设 , 原设计生产能力为8万吨/年 , 可生产丙烯均聚物和丙烯乙烯共聚物等47个牌号的产品 , 采用的是从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引进的溶剂法聚合工艺技术 , 1976年6月投产 。同年 , 国内首套采用双釜串联工艺的高压聚乙烯装置建成投产 , 生产规模居当时全国之首 ,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文章图片
百废待兴的年代里 , 燕山石化的聚丙烯和聚乙烯 , 以其优质的品质和广泛用途 , 畅销全国 。
1979年 , 公司首批高压聚乙烯、聚丙烯产品 , 实现出口 , 打入国际市场 。
文章图片
1982年 , 高压聚乙烯1I50A产品荣获国家银质奖章 , 填补了国内高熔融指数聚乙烯生产的空白 , 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塑料花更是成为千家万户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
国产化之路 , 成就梦想
然而 , 一切的风光背后 , 每一名装置人员的心上都嵌着一道钻心刺骨的隐忧——装置是开起来了 , 可是设备是进口的、工艺是引进的 , 我们自己的力量在哪里呢?
文章图片
1992年 , 拟全套引进的14万吨/年低压聚乙烯装置便遭遇了这样的困局——与外商进行了近5个月的艰苦谈判后 , 报价依然居高不下 , 仅专利费与设计费就高达2000万美元 。怎么办?就这样束手无策、任人宰割吗?
文章图片
面对一众专家的犹疑 , 燕山石化大胆提出实施国产化的建议!风险是必然的!可是此时不搏 , 更待何时?
半个月的时间 , 在一批技术人员昼夜不休、加班加点、内查外调的论证下 , 燕山石化就拿出了相关技术报告、拿出了市场分析结果、拿出了初步的设备国产化方案、拿出了工程进度表——国产化 , 我们势在必行!
1993年 , 中石化总公司决定走国产化道路 , 消化扬子石化公司1987年建成的14万吨/年低压聚乙烯技术 , 吸收了日本三井油化公司的技术改进成果 , 开发新的产品牌号和采用DCS控制 , 1994年7月实现中交 , 该工程于1997年获得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
1994年9月底 , 14万吨/年低压聚乙烯装置建成投产 , 国产化率达到70% 。朝气蓬勃的一代人喊着“开好国产化装置就是爱党爱国”的口号,为新中国成立45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
文章图片
这一成功实践 , 开创了我国大型现代石化装置实现技术、设计和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先河 , 14万吨/年低压聚乙烯装置所采用的淤浆法 , 仍然是世界上产品最具特色的聚乙烯生产技术之一 。
以此为起点 , 压力高达2700多公斤超高压套管式换热器国产化、3400多公斤高压管式反应器和中冷器国产化、聚丙烯造粒单元国产化等一系列突破的成功 , 为国家实现重大装备制造整体能力的提升 ,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 龙猫视野|一爆炸可淹没美国城市,美:请立即销毁!,最强核潜艇开始测试
- 毛利率|国科恒泰财务杠杆高企,毛利率不及同行
- 天空迷彩|五角大楼不再强硬,下令航母火速撤离南海,清一色核潜艇载弹出港
- 核潜艇|清一色核潜艇载弹出港,五角大楼不再强硬,下令航母火速撤离南海
- 券商|重磅信号!强周期ETF份额集体暴增,牛市旗手更获六大同行"捧场"!增量资金持续入市,8月风口在哪儿
- 私有化|420亿私有化交易方案出炉 海尔智家将“A+H+D”三股同行
- 河南建业|惹众怒!媒体人批说“感谢新冠”的同行:积点口德,人格是否健全
- 街拍|时尚闺蜜同行街拍,两个人的身材气质有所不同
- 不过随风远去|拥有比核潜艇更强的力量,却不用来打仗,中国海军最大的常规潜艇
- 暖风吹怀|《陈情令之与羡同行》21:莫松给魏无羡种下了血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