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帽|知青回忆:在黑龙江里捞了两顶帽子戴上,边防军开着三辆偏斗追赶


盖帽|知青回忆:在黑龙江里捞了两顶帽子戴上,边防军开着三辆偏斗追赶
文章图片
盖帽|知青回忆:在黑龙江里捞了两顶帽子戴上,边防军开着三辆偏斗追赶
文章图片
盖帽|知青回忆:在黑龙江里捞了两顶帽子戴上,边防军开着三辆偏斗追赶
文章图片
70年代 , 黑河爱辉是一个热闹的县城 , 因为这里是上海知青下乡的地方 。
爱辉有个特点 , 挨着黑龙江 , 而黑龙江是中苏之间的界河 , 爱辉的对岸就是苏联的布拉戈维申斯克 , 也就是海兰泡 。
清朝的时候 , 黑龙江将军的驻地就在爱辉 , 这里相对来说比较繁华 , 道路四通八达 ,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
驻扎在这里的我军边防部队 , 数量和装备水平都很高 , 在那个年代 , 除了用马的骑兵 , 还有开偏斗摩托的巡逻队 。
然而 , 也正是备战和警戒意识比较强 , 也闹出了不少乌龙事件 , 比如知青黄立和他捡的大盖帽 。
有一次 , 知青黄立和其他两个人结束了晚上站岗的工作 , 准备回宿舍 。 作为基干民兵 , 他们跟边防军一样 , 也有在江边巡逻站岗的职责 。
走到江边 , 黄立眼睛比较好 , 指着远处说:“那边有东西 。 ”
三个人跑过去一看 , 水里漂着两个大盖帽 , 绿色的呢子材质 , 还有黑色的圆面遮阳板 , 黄立一把捞了起来 , 仔细端详 。
旁边的知青说:“这不是解放军的解放帽 。 ”
“这应该是对面的军帽 , 掉水里冲到咱们这边了 。 ”黄立盯着对岸的边防哨所说 。
“嗨 , 我有个主意 。 小李不是把他爸55年授衔时的军服带来了吗?咱们借来穿穿 , 威风威风!”有人提议 。
黄立来了兴趣 , 他见过小李行李箱里的那套军服 , 帽子跟手里的这顶有点像 , 还有一件校官的黄呢子礼服 。
“走 , 找小李去 !”他们把帽子的水拧干 , 装进了包里 , 然后去找小李商量着穿他爸的军服 。
“好啊 , 我早就想穿这套军服了 。 在上海的时候不敢 , 害怕惹事 , 现在在江边穿上 , 肯定没人管!”小李痛快地拿出了父亲的那套55年授衔时穿着的苏式军装 。
当时的年轻人都有一股解放军情节 , 特别热衷于参军和穿军装 , 这情有可原 , 毕竟人都有英雄梦 , 黄立他们实现自己愿望的方式 , 就是找个地方穿上军服过过瘾 。
黄立几个人年龄都不大 , 知青户长对他们管得比较严 , 不让抽烟 , 所以他们就找了一个公路边的草地 , 一边抽烟 , 一边轮流穿军装 。
黄立叼着烟 , 披上黄呢子礼服 , 戴上自己从江里捡的苏式大盖帽 , 端着冲锋枪 , 模仿《小兵张嘎》里的翻译官:“吃你几个烂西瓜还要钱?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要钱!”
其他几个人乐得哈哈大笑 。 “像 , 真像!你天生就是个翻译官!”
另一个人也戴上苏式大盖帽 , 模仿《冰山上的来客》里杨排长著名的口头禅:“阿米尔 , 冲!”
有人起哄:“冲?冲谁?哪个是你的古兰丹姆?”
“我看他跟小云就不错!”
“那也得人家看得上他!”
几个知青玩得正高兴 , 没发现远处有个人正在观察他们 , 那人看了一会儿 , 慌慌张张地骑上自行车走了 , 他的目的地是我军边防哨所 。
过了一会儿 , 几个人玩够了 , 沿着江边散步 , 畅谈理想和人生 , 突然 , 黄立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达声 , 他听出这是偏斗摩托的声音 。
他有点纳闷 , 这江边公路只有解放军巡逻的时候才会出动摩托 , 现在这个时刻并不在巡逻的时间范围内 , 他们干什么呢?
身后的声音由远及近 , 黄立放慢了脚步 , 回头看看情况 , 确实是解放军的巡逻摩托呼啸而来 , 而且正冲着他们一行人 。
三辆偏斗摩托开到几个知青不远处 , 快速刹停 , 一字排开 , 每辆车斗里都驾着一挺机枪 , 枪口正对着不知所措的黄立 。
还没等他们回过神 , 摩托后座上的解放军麻利地跳下车 , 端起冲锋枪对着所有知青 。
黄立吓得不轻 , 但是看到摩托上坐着熟悉的张排长 , 又松了口气 , 他壮着胆问:“张排长 , 你还认识我吗?我是小黄啊 , 上个星期民兵训练的时候 , 你还教我扔手榴弹呢!”
张排长忍住没笑 , 摆了摆手 , 解放军战士们把枪都收了起来 , 他跨下摩托 , 走到知青面前 , 严肃地说:“全体立正!”
知青们立刻整理队列 , 立正站好 。
“你们这几个人 , 摩托车都开到跟前了 , 枪都不知道拿出来!即便是民兵 , 也带个兵字 , 有保家卫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