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余永定:“双循环”战略调整非常必要 八点建议实现从“国际大循环”到 “双循环”的转变( 二 )


当中国还非常弱小的时候 , 无论是引资、出口、还是贸易顺差的情况 , 别国都不在意 。 但是当国家真正强大了 , 到了现在这个局势 , 中国依然实行“大进大出” , 可能就有问题了 。 中国的出口成为全球第一 , 对别国的出口巨大竞争压力 , 所以矛盾就出来了 。
总之 , 国际大循环战略的成功 , 导致了对这一战略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 一方面 , 我们并没有放弃国际大循环 。 另一方面 , 我们是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 。 我以为这种调整是非常正确的、非常必要的 。 略感遗憾的是:在2006年之后 , 我们没能更为坚决、全面的落实十一五规划的要求 。
关于“双循环”的概念 , 我自己的理解与大家的理解是一致的 , 只是在当下 , 考虑到我们的国内国外形势 , 我想强调以下数点 。
第一 , 中国应努力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结构 , 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 , 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制造业强国 。 20多年前 , 我们曾经辩论过关于农业的问题 , 不少人说 , 18亿亩红线是没有必要的 。 因为从比较优势的角度讲 , 中国并不适宜产粮 。
那么粮食安全如何保证呢?提出这个问题很可能遭到嗤笑 , 因为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 , 我们并没有认真考虑中国的粮食可能会遭到别国封锁、禁运的可能性 。 所以大家认为增加进口粮食就行了 , 节约下来的土地用于发展工业 。
其实 , 即便不考虑地缘政治问题 ,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粮食安全也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 现在大家肯定认识到 , 粮食和能源安全对中华民族生命攸关 , 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如何发挥比较利益的考虑 。 我们必须首先保证我们的粮食和能源安全 , 其他考虑都是第二位的 。
十多年前 , 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比重太低 。 相比之下 , 印度的第三产业占比很早就超过50% , 现在是60%左右 。 印度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都拥有占比超过60%的服务业 , 中国为什么不把更多的力量投入服务业?在英国、美国服务业的占比更是超过70%、甚至80% 。 在服务业中 , 除了高科技 , 大家又特别强调金融服务 。 提高中国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 , 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 。
事实上 , 当时中国服务业的占比确实过低 。 但是 , 当前中国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已经达到55%左右 , 相当多的服务业 , 特别是金融服务业 。 恐怕已经是发展过度了 。 服务业占比并非越高越好 。 在现在国际形势恶化的这种环境之下 , 尽管我们依然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 特别是要提高服务业的质量 , 但我们应该更多地强调制造业的发展、强调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制造业大国 。
在这个问题上 , 印度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 它的IT产业非常不错 , 但它没有强大的制造业 , IT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发达国家打杂 , 所以它是个“泥足巨人” 。 美国和英国制造业的衰弱 , 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增长 。
既然中国要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产业体系 , 中国就必须不但具有生产机器设备的能力而且具有生产生产机器设备的机器设备的能力 。 简言之 , 实现从“国际大循环”到 “双循环”的转变 , 就是要使中国经济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产业结构 , 保证粮食和能源安全 , 把中国建成一个制造业强国 。
第二 , 中国应该进一步降低GDP增长对外部需求的依赖 , 这并不需要主动去降低出口 。 只要增加内需 , 比重自然会下降 。 从全世界看 , 在大国中 , 中国的GDP对外依存度是最高的 。 以出口对GDP比来衡量 , 2019年中国的对外依存度是17.4% , 美国是12.2% , 日本是14.7% 。 应该肯定的是 , 在十几年前 , 中国就已经朝着更加依赖国内市场的方向努力了 。 中国的对外依存度在2006年达到最高峰35.2% , 以后就开始逐年下降 。 因此 , 中国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是在逐渐下降的 。 但是 , 无论是以进出口贸易总额在GDP中的占比 , 还是以出口在GDP的占比来衡量 , 中国的对外依存度依然偏高 , 还有进一步降低的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