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等你考100分了 , 爷爷给你买电话手表”
“什么时候考试第一名了 , 我什么时候给你买手机”
“你要是听话了 , 我等会给你买玩具车”
“你现在不哭 , 给你看会iPad”
…
文章图片
谈及这些奖励娃的手法 ,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不陌生了 , 利用物质奖励去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可以得到短暂的有力发挥 , 有些孩子为了梦寐以求的“礼物”甚至可以学到废寝忘食 , 很多家长见到突然间的改变都会对物质奖励给予厚望 , 但事实往往并不是这么回事 , 今天兰妈主要带大家来看看物质奖励那些事?
首先 , 我们来看看何为“物质奖励”?
所谓的物质奖励 , 简单通俗地说就是运用物质上的满足 , 去调动孩子的积极、主动和创造能力 , 其中物质奖励的形式一般体现在各种实物的需求方面 , 比如游戏机、玩具车、手机、iPad、玩游戏等等 , 这种通过满足来激发孩子潜在能力的提升看似能量爆棚 , 实际上确实是有驳教育里那“独立意识”培养 , 过度享受物质满足的孩子也很难拥有真正的独立 。
文章图片
【奖励孩子还在物质满足吗?推荐7种奖励方法,比物质教育更有价值】不信 ,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朋友晴子是一个从小生活在“棒打教育”下的小心翼翼性格 , 即便是如今已为人母 , 但每逢遇到父亲时总觉得空气都是压抑的 , 所以摆脱压抑环境组建新家庭后晴子一直很少回家探亲 , 因为哪怕如今已为人母、晴子回家后父亲依然不给面子 , 当着孩子的面说发脾气就发脾气、说骂人就骂人 。
文章图片
为避免自己会走父亲的后尘 , 晴子暗自发誓“教育女儿时再难也不要随便发脾气” , 而在将教育做到应有尽有的实践中 , 晴子私下也读了不少育儿书籍 , 其中科学育儿提倡的沟通教育、晴子就做得非常好 , 不过在鼓励沟通方面晴子犯了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物质奖励!
其中 , 为了让女儿在一年级快速抓牢基础 , 发现语文老师组织每日打卡阅读 , 学生获得全勤后发奖品的奖励方法有着很好的积极推动作用 , 于是嗅到妙招的晴子为了让女儿快速掌握知识点、牢抓每日课堂知识 , 她决意许诺“每次放学回家积极打卡拼音会有奖励” 。
文章图片
刚开始 , 孩子表现得很积极、晴子也奖励得很开心 , 不过奖励却从最初能满足的小贴贴、零食、芭比娃娃 , 到了后来就是多看会电视、多玩会手机 , 如果晴子不允、孩子就会秒变“不让我做 , 我就不学”的杠精上身 , 起初经过调缓情绪后晴子还能平复心情 , 但随着太多“索取不得”的理所当然杠精行为横行 , 当初坚持“再难也不发脾气”的晴子突破了防线 。
她告诉我:“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 , 我一定要狠抓这孩子的独立习惯 , 一开始就坚决不能物质满足” 。
听完晴子的故事 , 我们不妨检讨一下自己或身边的教育 , 回想这些年来通过物质奖励坚持下来的家长有多少?一般多见的都是物质奖励下得不到满足就罢工的“给家长学” , 而孩子之所以把学习“当成家长”的事去做 , 正是家长的物质奖励让孩子从潜意识里形成了对奖励的依赖 。
文章图片
其中 , 在物质奖励下孩子所表现的积极、拼搏精神 , 实际正是为了“家长手里的东西”而打拼 , 这是一种寄予外力的精神寄托、也是短暂的积极港湾 , 当孩子一旦没有了所需、没有了所得 , 那么一切积极和向上的拼搏精神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 这是因为物质奖励只是基于精神能源的支柱状态 , 一旦达到目的或尝到甜头就会失去斗志、回归过去 。
文章图片
说到这里 , 可能很多家长会吐槽“既然物质奖励无用 , 我们就不要去奖励孩子” , NoNoNo!奖励是我们对孩子所做事情的认可及尊重 , 也是他们积极向上、创造价值的精神支柱 , 而懂得奖励的家长更容易培养积极乐观的高情绪孩子 , 一千个父母、就有一千种育儿方法 , 其实奖励孩子也不止是物质上的满足 , 掌握好除物质以外的奖励方法比起物质满足更有正面教育价值 。
- 宝贝在幼儿园都经历了啥?别暗示性提问,做好三件事,老师和孩子都喜欢
- 小学生作文《无聊的事》火了,老师哭笑不得,批语:别让你妈看见
- 孩子若不想读书,那就带他去这4个地方,比你说教更管用
- 长大后能“挣大钱”的孩子,多半有这3个特点,和学习成绩无关
- 老人总插手孩子的管教,该怎么办?教你4招来应对“隔代教育”
- 以全区最好成绩考取北大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妈妈做这2件事
- 法国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小时候具备这3点特征,很可能是一个天才
- 北大教授魏坤琳:上北大的孩子有很多并不幸福,根源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有关
- 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这三方面影响别忽视
- 这4个属相的孩子“高人一等”?有些被证实的优点,原因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