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害怕不安到热情主动,儿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宝贝 , 过来 , 让阿姨抱抱”邻居看到春一想逗逗他 。
没想到小家伙走到邻居跟前张开双手 , 示意要抱抱 , 邻居一把把春一抱在怀里 , 小家伙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
看着这一幕 , 我深感欣慰 , 我活波可爱的孩子终于回来了 。
这得从儿子过完1周岁生日说起 , 当时因为先生想让我们一家团聚 , 所以我和儿子就跟着先生来到了外地 , 于是在陌生的城市 , 面对陌生的人群开启了我们一家三口的崭新生活 。
刚到这里 , 可能儿子对周围环境不适应 , 不管白天晚上总是哭闹个不停 。 而且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我怀里抱着度过的 , 怎么也不肯下来 , 看到除了我之外的人 , 儿子就会变得紧张不安 , 蜷缩在我的怀里 , 用惊恐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一切 , 这让我很是苦恼 。
我不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 我把他放到地上他就哭 , 而且总是拽着我 , 不让我离开 , 让我抱着他 。
抱着也不对 , 放下也不行 , 我真的被孩子烦透了 。
想来想去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 , 我啥也做不了 , 孩子还受罪 。
从害怕不安到热情主动,儿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文章图片
后来我查阅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才明白 , 原来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孩子到达一个陌生的环境 , 他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
因为孩子在六个月的时候就能够分辨出爸爸、妈妈、以及家里人 , 还有陌生人 。 而且孩子之前接触的都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 比如爸爸妈妈等 。
当孩子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 , 他就会不知所措 , 所以就容易产生害怕的情绪 。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一米安全距离’ 。
所谓一米安全距离 , 指的是人和人之间在相处的时候感觉到安全和舒服的这种距离 。
孩子虽然小 , 但也有安全距离 , 也就是所谓的1.2~2.1米是孩子在其他场合或者是跟陌生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 这个距离点一旦被破坏 , 就会使孩子出现心理失衡 。
所以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 , 这个环境是好的还是坏的?会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对于孩子来说 , 都是未知的 , 所以他才会害怕 。
而且孩子怕生是一种很自然的感觉 , 而让孩子产生感觉的东西在右脑 , 当右脑出现情绪的话 , 是很难用语言转化的 , 所以需要找到原因并适当地引导孩子 。
等孩子慢慢熟悉了周围的环境 , 周围的人和事 , 他明白这些是安全的 , 就会放下内心的警惕 , 从而开始接纳周围的人和事 。
从害怕不安到热情主动,儿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文章图片
对于孩子来说 , 这是一个过程 , 从认识认知到接纳 , 是孩子心理变化的一个过程 。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 , 实则漫长 , 是需要父母做好引导工作 。
当孩子真正放下防备 , 熟悉周围环境的时候 , 也就是孩子把自己心门打开的时候 。
知道了原因之所在 , 我就想办法一定要让孩子像之前那样无拘无束 , 自由自在 。
所以我是费尽了心思 , 没事就抱着他认识家里的所有物品 , 然后每天耐心地给他讲绘本 。
甚至我起身要去做什么都会提前和儿子说一下‘妈妈这是要去干嘛 , 宝贝不用害怕 , 妈妈一会就回来 , ’通常孩子会安静不再哭闹 。
有时候我也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 , 带他去楼下认识门卫叔叔和保洁阿姨等等 , 让他尝试着跟陌生人打招呼 , 虽然儿子刚开始有点胆怯 , 但是慢慢次数多了 , 孩子也不再害怕 , 甚至敢去他们跟前 。
渐渐地我发现儿子开始喜欢跟熟悉的人打招呼 。
从害怕不安到热情主动,儿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文章图片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到走廊上去玩 , 当时邻居的叔叔和阿姨刚走出电梯 , 儿子看到后没有跑到我身后 , 而是主动上前伸手示意抱抱 , 邻居看到儿子如此热情 , 就伸出手臂抱住了他 , 我看到孩子的举动 , 大为吃惊 。 等我回过神 , 心里感觉特别欣慰和开心 。
我那活泼可爱 , 天真浪漫的孩子又回来了 。
在这几个月引导孩子的过程中 , 我深深地认识到妈妈的引导和陪伴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
意识到孩子行为发展最初是会对妈妈或者监护人产生依赖感 , 这时也是父母引导孩子认知周围人和事的最好时机 。
如果我当时认为是儿子的问题 , 不是训他就是说他,我想儿子心里肯定会很排斥 , 还好 , 因为我及时发现问题 , 并想办法找到解决的的办法 , 从而让孩子又回到以前的状态 , 真是太让人惊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