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冠军好厉害!”有格局的父母,这样陪孩子看奥运会

最近 , 奥运赛事频繁上热搜:一枪成名的“双金王”杨倩、逆袭夺冠的谌立军、打哭伊藤美诚的孙颖莎……
就连原本对体育赛事不感兴趣的两个孩子 , 也争着吵着要看比赛 。
两个小家伙 , 会随着比赛的焦灼而紧张 , 看到中国队赢了 , 会兴奋地跳起来欢呼 , 仿佛是自己得了金牌一样:
“妈妈 , 杨倩好厉害啊!居然赢得了两块金牌!”
“谌立军落后对手11kg , 最后一举居然能反超对手1kg , 拿下金牌 , 太厉害了……”
对于孩子来说 , 崇拜第一 , 是天性使然 。 奖牌、鲜花、欢呼声 , 是对胜利者的肯定和嘉奖 。
“妈妈,冠军好厉害!”有格局的父母,这样陪孩子看奥运会
文章图片
但其实 , 我更希望孩子能看到成功背后的付出 。
每一个运动员都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辛酸成长史 , 所谓“台上一分钟 , 台下十年功” , 每一次的成功 , 都是靠汗水和泪水赢来的 。
而从运动员们夺冠的成长经历来看 , 除了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之外 , 我想对孩子说 , 这3个要素也非常重要:
1、自信
杨倩在提到自己成功的时候 , 曾说自信很重要:“每次比赛的时候都不要去想自己以往的成功或失败 , 因为每次 , 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 ”
一个有自信的人 , 不管做什么都已经成功了一半 。
那个在猪肉店跳芭蕾的9岁小女孩 , 虽然家里没有经济条件供养她去学跳舞 , 可是凭着对芭蕾舞的天赋与热爱 , 她愣是照着视频 , 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自学 。
“妈妈,冠军好厉害!”有格局的父母,这样陪孩子看奥运会
文章图片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一旦孩子内心有自卑感 , 孩子的生活就会充满冲突 。 而随之出现的胆怯、退缩等不良个性 , 则会与孩子形影不离 。 与之相反的是自信 , 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驾驭自己的行为 。
一个不自信的孩子 , 不管遇到什么事 , 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到” 。 带着这样的情绪 , 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我儿子是内向型的 , 遇事总喜欢先躲在一边观察 , 确认自己能做到才会去实践 , 可是这样无疑会错过许多机会 。
有一次 , 我偶然听到他自言自语:“试试就能行 , 拼拼就能赢 。 ”于是 , 每次他犹豫的时候 , 我都会用这句话鼓励他 。 他也渐渐地从不敢尝试 , 到多了几分自信 , 愿意去接触新鲜事物 。
可见 , 自信是一种能力 , 它能激励孩子迈向成功 。
“妈妈,冠军好厉害!”有格局的父母,这样陪孩子看奥运会
文章图片
2、输得起 , 才能赢得起
谌利军夺冠 , 可以用“惊天大逆转”来形容 。
一开始他落后对手6KG , 到最后一举的时候 , 甚至落后了11KG 。
很多人都觉得 , 谌利军反超不太可能了 , 尤其是在奥运赛场上顶着那样大的压力 , 更容易摧垮运动员的内心 。
可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 , 他直接加重12kg , 反超了对手 , 拿下了这枚宝贵的金牌 。
这一刻就连屏幕前的网友都激动到不能自已 , 还纷纷跑到他的微博下去刷屏道贺 。
“妈妈,冠军好厉害!”有格局的父母,这样陪孩子看奥运会
文章图片
失利的时候 , 他是怎样的心情 , 外人很难感同身受 。
但这一次 ,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他赢得起更输得起 , 只要心中有梦想、不放弃 , 就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
我们常常鼓励孩子要“争当第一” , 可恰恰忽略了教他们该如何面对失败 。
其实 , 输不可怕 , 可怕的是 , 输了之后不知道该如何站起来 。
巴顿将军曾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 不是看他到达顶峰的高度 , 而是看他跌落谷底时的反弹力 。 ”
赢 , 固然重要 。 但在成功路上的艰辛成长与蜕变 , 才是更可贵的 。
3、毅力是成功的钥匙
有人说 , 聪明的人做什么都更容易成功 。
可是 , 科学家安吉拉·李·杜克沃斯却在TED演讲的时候提到 , 智商 , 并不是区分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因素 , 毅力才是 。
学习和练习 , 是一件既枯燥又辛苦的事情 , 能够耐得住寂寞和煎熬的人 , 才有可能成功 。
众所周知 ,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 可是 , 毅力才是成就孩子成功的关键所在 。
诚然 , 对于小孩子来说 , 玩是他们的天性 。 他们做事常常三分钟热度 , 很难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 比如:给孩子报一个兴趣班 , 才上了没几节课 , 他们就可能又哭又闹要放弃 。
可是 , 等孩子长大之后又会后悔 , 为什么自己当初没有坚持下来 , 否则早就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