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到1 打造产业化示范模式2、“高铁模式”搭建自主技术创新体系3、新政下国鸿氢能的优势与挑战,氢云研究:氢能领域的“高铁模式”,国鸿氢能的自主化超越之路1、企从0

_本文原题为:氢云研究:氢能领域的“高铁模式” , 国鸿氢能的自主化超越之路
作者:邱月盈博士 , 杨东川
国鸿氢能是国内氢能产业的领军企业 , 是佛山与云浮两市共同打造并落户在云浮的产业帮扶项目之一 。 令人疑惑的是 , 云浮属于经济落后地区 , 不但缺少氢能产业资源禀赋 , 也没有燃料电池产业人才优势 , 国鸿氢能是如何突破弱势地区的技术、人才和市场瓶颈 , 逆势崛起成为燃料电池领域的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
图1国鸿氢能鸟瞰图
氢云链|到1 打造产业化示范模式2、“高铁模式”搭建自主技术创新体系3、新政下国鸿氢能的优势与挑战,氢云研究:氢能领域的“高铁模式”,国鸿氢能的自主化超越之路1、企从0
文章图片
为回答这个问题 , 氢云链通过深度企业调研 , 分析了国鸿氢能快速增长的“高铁模式” , 概括为企业发展三阶段:(1)引进加拿大巴拉德9SSL电堆产线技术 , 率先在国内建立燃料电池双极板和电堆生产线和实现了规模化生产;(2)搭建自主化创新平台 , 开发自主化新一代电堆产品 , 实现技术迭代和升级;(3)“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抢占国内市场先发优势 , 提供高品质电堆产品 , 2017-2019年连续3年国内电堆市场占有率第一 , 成为名副其实的氢能行业龙头企业 。
国家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这里的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国鸿氢能是燃料电池领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代表 , 即通过技术引进 , 消化国外先进技术 , 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平台 。 随着国鸿氢能自主研发“鸿芯”系列高性能电堆投产成功、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和自主燃料电池系统业务平台搭建完毕 , 国鸿氢能实现了自主技术突破的目标 , 成功蹚出一条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高铁模式之路 。
事实证明 , 国鸿氢能“高铁模式”成功跨越了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鸿沟 , 率先攻克国内燃料电池电堆规模化生产最欠缺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等难题 , 为促进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化做出了积极探索 。 国鸿氢能“高铁模式”也充分体现了广东政府和企业的“市场化精神”、“产业化思维”和“不走寻常路”产业创新风格 , 开创了培育高科技产业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
2020年9月 , 国家燃料电池汽车“以奖代补”示范政策将重点支持核心零部件企业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落地 , 这鼓励性政策对国鸿氢能更是锦上添花 , 有利于进一步打开了企业未来四年快速增长的市场空间 。 随着国鸿氢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 自主研发“鸿芯”系列高性能电堆在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寿命的不断提高 , 国鸿氢能将彻底完成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转变 。
1、企从0到1打造产业化示范模式2015年国鸿氢能成立之时国内不存在氢燃料电池“产业” 。 众所周知 , 国外知名燃料电池企业如巴拉德几十年仍未盈利;国内也只有少数示范性项目 , 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 , 整体呈现科研项目多、实践项目少的状态 。 当时国内企业想要实现燃料电池产业化可谓是困难重重 , 所遇困难如技术问题、成本问题、量产问题、社会接受度问题和产业配套不全等 。 这些问题又彼此交叉 , 单个企业没有能力独自完成 , 需要政府和企业因地制宜、共同探索可落地的产业化模式 。
云浮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且没有任何燃料电池产业相对优势可言 。 但为了能从0到1实现产业化 , 地方政府与企业参考了“高铁模式”为燃料电池产业化提供了诸多支持 , 如组建了国内知名的专家团队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引进了巴拉德的9SSL电堆生产技术组装生产线解决量产问题;搭配整车企业解决燃料电池产品的去向和应用问题;围绕国鸿氢能等核心企业建立了产业园区解决产业配套问题;成立了专门的政府工作小组解决氢安全管理问题等 。
如下图所示 , 氢云链在《氢燃料电池产业技术并购风险分析》一文中分析了业务需求与技术成熟度的匹配模型 , 判断公司技术引进是否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