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旷视物流,一个AI独角兽的B面


机器之心旷视物流,一个AI独角兽的B面
本文插图
撕去Face++的标签 , 旷视在智慧仓储物流上找到了新的技术落地市场 。
基于Brain++ AI生产力平台和自研深度学习框架「天元MegEngine」这个核心技术竞争力 , 旷视选择用「平台」切入行业 , 打造河图系统 , 能够统筹协调自有及第三方智能物流设备 。 如旷视正在打造的全球最柔性服装类智能仓 , 可以依托河图连接并调度10类近4000台智能物流装备 , 包括700余台移动机器人 。
同时 , 为更好的实现商业落地和河图迭代 , 旷视也在做具有AI应用价值的硬件产品 。
以AI公司的身份服务传统行业 , 旷视有很强的「敬畏心」 , 招揽了众多传统行业人才 , 每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都会经过长时间的前期调研 。
以物流为立足点 , 旷视在「供应链物联网」上还会分别往两端延伸 , 向上进入企业生产系统 , 向下布局零售环节 。
撰文 | 徐丹
AI行业进入下半场 , 几乎全是重的生意 。
所有人都知道AI技术是未来 , 是大趋势 , 这块市场近两年一直被资本青睐 , 发展迅速 。 技术突破频繁 , 融资、上市消息不断 , 不少独角兽被估出了天价估值 。
但繁荣背后 , 关于「AI泡沫」的隐忧也不断被提起 。 玩家多 , 但技术真正落地成熟的只有安防等少数市场 。
富士康工业人工智能总顾问李杰在《工业人工智能》一书中表示 , 「人工智能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并在某些领域取得巨大商业价值后 , 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需要快速找到更多的应用场景来满足市场和资本对它与日俱增的期望 。 」
所以 , 越来越多的AI公司开始寻找企业的第二增长点 , 躬身进入了他们并不熟悉 , 但急需技术赋能的传统行业 。
旷视就是其中之一 。
2019年 , 旷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机器人发布会 , 撕去了「Face++旷视」的标签 , 正式宣布进入智慧物流领域 。 形成了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核心产品体系 。
今年10月15日 , 旷视在「智慧物流战略暨『AI+物流产业联盟』」发布会上首次系统对外阐释了仓储物流业务战略 , 展示了一家AI独角兽的B面 。
一技术立身 , 成为智慧仓储底层平台
不管是做人脸识别还是现在的物流 , 底层技术都是旷视的立身之本 。
旷视从2014年就开始研发AI生产力平台Brain++ , 在旷视物流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徐庆才看来 , Brain++就是旷视区别于其他物流企业的根本特征 。
「和很多物流机器人企业不太一样的是 , 旷视真的在做底层技术 , 其他的更多是在做AI应用 , 比如拿别人的框架和训练好的模型应用在产品上 。 」相比之下 , Brain++核心组件深度学习框架「天元MegEngine」完全由旷视自主研发 。
基于Brain++ , 旷视打造了智慧物流的操作系统级产品 , 河图 。
当前物流行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节点 。 当各种类型的机器人、传感器大量应用于物流自动化 , 越来越多柔性的、离散的子系统涌现时 , 一个仓库面对的就是数百万台移动机器人、数千台传感器 。
这时候 , 仓储物流行业急需的是调度所有机器人协同作战 。
比如 , 当用户购买了一瓶可乐和一包薯片 , 完成订单就必须同时拿到两个商品 , 所以拿可乐的机器人和拿薯片的机器人必须协作运行 , 否则订单就会被卡住 , 但现实场景中这两个商品很有可能在不同区域 , 所以两个区域的生产又必须协同 。
旷视正是看准了这个痛点 , 从「连接」入局行业 。
河图就相当于机器人网络的「大脑」 , 在路径规划、库维优化、负载均衡、作业调度等层面提供了大量优化算法 , 并构建了自学习、自适应的算法体系 。
在上游 , 河图WMS打通了企业业务系统 , 帮助实现订单等业务的自动处理调度 , 操作环节 , 河图将设计、仿真、实施、运行直接应用于生产系统 , 实现「数字孪生」 。 此次发布会中河图从1.0升级至了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