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边羽|良知乃吾师”——王阳明的《长生》之路,“千圣皆过影
文章图片
“千圣皆过影 , 良知乃吾师”出自儒家圣人王阳明的晚年作品 。
终明一朝 , 诗歌文化并无大显 , 一是官方思想压制 , 另一方面则是朱子理学成为官学 , 国人思维逐渐哲学化、逻辑化 , 甚至教条化 , 在北宋之后诗歌创作热情和心意凸显都相对暗淡、低调下来 。 毕竟要“存天理 , 灭人欲” , 作为欲望在文字中的最高表达 , 诗词受到冷淡化处理 , 是一种显而易见 , 但是大家都不说破的文学规则 。
没有情感喷薄的诗歌形式 , 自然无法与唐诗宋词相比较 。
诗在这个时期 , 大体上已经成为了王安石年轻时期的那种认识——诗词 , 不过是末技罢了 。
诗歌只是文人用来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工具 。
文章图片
唐宋之时其实也是如此 , 但是唐诗注重表达感情 , 宋诗注重说明道理 。 后来的诗 , 作用就更偏向于工具 , 再没有对诗歌本身的发展和突破 。
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写这句诗的成因——这是他的心学宣讲偈子 。
王阳明在承续朱子理学和陆九渊心学的过程中 , 提出“心即理” , 用朱子的“格物致知”中的“知”加上一个“良”字来指代理学中的“天理” , 实际上 , “良知”就是“天理” 。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新儒学的方法论 。 心学最大的成就是在理学各门派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本体论基础下 , 解决了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存天理”的问题 。
朱子的“格物致知”求于外物 , 王阳明在“七日格竹”后产生了疑问 , 并逐渐转向陆九渊的心学 , 从佛教“明心见性”中找到启发 , 逻辑自洽地构建了一套“求诸内心” , “明心见知”的“致良知”方法 。
文章图片
在“致良知”的基础上 , 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 他的修养论的核心就是“致良知” , 而并不是“知行合一” 。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 , 即求之于内心的悟“道”之路 , 而“良知” , 就是“天理”、“道” , 只不过不同于道家之道 , 佛家佛性 , 理学天理 , 心学的“良知”是个人内心的反射 , 因为个人而生发 , 因为个人而存在 , 也因为个人而寂灭 。
作为理论建立者 , 在诗词这种工具中不断强化宣导自己创建的学问专业词汇 , 那是习惯和自然 。
文章图片
《长生》就是这样一首作品 。
当然他的写作动机 , 一开始并非就是要宣讲自己的哲学理论 , 毕竟诗歌的初心都是有感而发 。
明嘉靖五年 , 西南民族土司制度达到顶峰 , 但是朝中官员都能看到这种用封赏建立土司独立王国的政策 , 长久必然动摇朝廷根基 。 所以在边患稍缓的时候 , 改土归流就被提上日程 , 并逐渐试点 。 改土归流 , 就是改变土司制度 , 把土地交给流官管理 。
这种封建时期针对少数民族的土改激起了巨大反弹 , 广西田州、思恩府发动叛乱 , 史称“思田之乱” 。
嘉靖七年 , 五十二岁的王守仁 , 前有剿灭民变之劳 , 后有平定叛乱之功 , 以他的资历身份 , 在当时的朝廷来说 , 是唯一人选 。 但是他因为身体抱恙多番推辞 , 却被朝廷拒绝 。 他只得勉力而为 , 两年后叛乱平定 , 在奏请没有得到朝廷批复的情况下便动身北归 , 病逝于途中 。
很显然 , 王阳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清楚 , 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 。 这是一种感觉 , 一定要浪漫成圣人的先知先觉 , 也未尝不可 。
文章图片
生存和死亡的问题 , 在哲学家王阳明的心中 , 肯定是考虑过无数次了 。
在奉命出征的途中路过常山 , 他以抱病之躯写下这首《长生》 , 估计也是深有感触吧:
- 梧桐树边雨|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精析,“卧龙跃马终黄土
- 梧桐树边羽|谁更厉害?,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
- 梧桐树边羽|不懂的话是不是就不要写诗?,格律是什么
- 梧桐树边羽|陈寅恪真的被吹捧过火了吗?
- 梧桐树边羽|为什么读起来感觉不像诗?,“江南可采莲”写的内容是什么
- 梧桐树边羽|为何君子不器?,子曰:“君子不器”
- 梧桐树边羽|如何改写成七绝?,这是一首山歌
- 梧桐树边羽|和繁体字的“這”,有区别吗?,简体字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