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氢商业医美行业能否再造一个“新氧”?( 二 )


根据新氧在《2019年医美白皮书》中披露的信息 , 其平台上GMV过百万的医生达到423人 。 也就是说 , 新氧2019年全年GMV至少不会低于42.3亿元这一数字 。 计算可得 , 新氧的估值至少在0.59*42.3~0.62*42.3 , 即24.96亿元~26.23亿元 。
单用户市值法
由于新氧自创立起便极为重视内容生产与分享 , 因此平台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 , 可以参考相应互联网公司单用户价值进行估值 。
《深氢商业》根据公开资料计算得出 , 百度的单用户市值大概在111.0美金/人(总市值488.6亿美金/仅APP端的MAU4.4亿人) , 折合人民币732.6元/人;微博的单用户市值大概在20.2美金/人(总市值105.1亿美金/5.2亿人) , 折合人民币133.3元/人 。
财报显示 , 新氧2019年的MAU为290万 , 我们选取单用户市值较高的数据作为核算要素 , 计算可得 , 新氧的估值在21.2亿元左右 。
“上述两种估值的结果 , 均大大低于新氧目前12.67亿美金的市值 , 这或多或少意味着市值有‘被高估’的空间 。 但资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泡沫’ , 这一点从新氧上市时被花旗等机构给予17.09美元/股目标价 , 到11.89美元/股的现价 , 就可以看出 。 ”
02
医美业内对新氧的评价
与资本市场的反馈有所不同的是 , 消费市场对于新氧则是另一番评价 。
一位医美领域资深从业者对《深氢商业》表示 , 新氧能有今天的行业地位 , 除了最早入场这一点之外 , 还有就是其在市场教育方面的大力投入 。
“过去数年里 , 新氧向公众科普了‘什么是医美’ 。 他们在这方面花了很多钱和心思 , 包括行业信息收录、医师机制搭建、医疗案例分享、用户体验反馈等等工作 , 为的是一方面让公众知道医美并不等于整容 , 医美是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深化专业性 , 构建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 。 ”
深氢商业医美行业能否再造一个“新氧”?
本文插图
事实上 , 眼下医美创业项目大多是想通过互联网逻辑 , 去解决医美服务行业中比较集中的几个经营痛点:获客手段、信任关系、支付方式 。 相对而言 , 获客和支付正逐渐完善 , 表现为:获客精准度越来越高;分期、信贷等支付产品越来越多元化 。
但医美服务的本质环节上 , 即消费者建立对医疗机构、医师的“信任关系” , 却并非是单一依靠互联网可以获得解决的 , 至少短期内不行 , 这中间包含着两个层面:
其一 , 类似新氧这样的平台 , 确实在线上实现了B、C两端供需的对接 , 新氧打造“UGC+PGC”内容模式、启动绿宝石医生榜单等动作 , 都是在尽可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但这并不意味C端用户阅读几次后 , 就有能力判断出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
此外要注意的是 , 内容社交平台往往难逃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内容灰产” , 不同的内容操作都有明码标价 , 像小红书、美团点评等等 , 皆是如此 。 当然 , 这里不具体展开 。
其二 , 对于用户来说 , 整容一旦失败 , 后果是不可逆 , 从各大媒体的公开报道来看 , 医美失败的案例极为普遍 。 这与用户在美团点评上看到一个推荐的餐厅 , 但在消费时发现体验不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 用户的风险太高了 , 医美创业注定要在“信任”上付出更多的心血 。
更何况 , 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差异也是很大的 , 或许某一个医美项目在技术上不能归为失败 , 但如果当事人不满意 , 其实也很难说成功 。
据了解 , 目前国内市场中 , 有资格执照的皮肤科医生约为3万多人、整形外科医生在4000人上下 , 这些医生要面对和服务的用户规模大概在1-2亿人 , 而国内医美用户的渗透率仅为5-6% 。 面对如此广阔的消费需求 , 医美成为市场中一块新的“蛋糕” 。
然而 , 上述医美从业者指出 , 相较于医美产业相对发达的韩国、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 , 国内医美尚处于科普第一阶段 。 “在这一阶段内 , 首先考验企业的绝不是盈利能力 , 而是如何在利益和专业、道德之间做平衡 。 医美不是砸钱就能搞的行业 , 这个行业真的需要那些有信念、有定力的企业 , 去不断深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