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书评|功利的爱情是堕落还是明智:法国文学中的爱情与社会( 五 )


乔治·桑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被归为激情小说 , 代表作是《印第安娜》 , 大多描写女主人公追求爱情而不得 。 印第安娜是一个有夫之妇 , 她的丈夫年纪较大且麻木粗暴 , 印第安娜则娇弱且多愁善感 , 这让她被一个叫雷蒙的贵族浪荡子勾引 , 甚至想离开丈夫 。 后来她的丈夫破产 , 准备去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重振家业 , 印第安娜逃到雷蒙家却被雷蒙抛弃 , 准备自杀时幸好被表兄拉尔夫救起 。 印第安娜在非洲已经决心忍受苦难 , 丈夫的粗暴也再伤害不了她 , 此时雷蒙却又写信与她重修旧好 。 他们的私情被印第安娜的丈夫发现 , 印第安娜被打得半死后离家独自来到巴黎寻找雷蒙 , 却发现雷蒙已经结了婚 。 印第安娜准备自杀之际她的表哥来到 , 愿意陪她一起去死 , 两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相爱 , 印第安娜最终接受了表哥的求婚 。
从《印第安娜》可以看到 , 虽然乔治·桑是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 , 笔下的女性却相当传统 , 其爱情悲剧也主要源于感情问题 , 尤其取决于男性的人品 。 换句话说 , 女性是否能够在爱情中获得幸福 , 依然取决于男性 , 而且主要取决于男性个体的差异 , 与社会问题无关 。 乔治·桑甚至也没有质疑女性的依附地位与她们的悲剧命运之间的关系 。 虽然乔治·桑是少有的新女性 , 但她的作品中像《柯丽娜》那样的新女性却几乎看不到 。 乔治·桑在《印第安娜》中质疑的只是没有感情却被社会承认的合法婚姻是否合理 。 当然这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 是启蒙运动所主张的婚姻自由的延续 。 但是其实法国大革命时期就已经将婚姻视为民事契约 , 实现了离婚自由 , 因此虽然离婚在乔治·桑的时代仍未被社会广泛认可 , 但乔治·桑用没有感情的婚姻来为婚外情辩护 , 并未深入女性自身的情感乃至生理需求 , 避开了对她自己有众多情人这一点做本质性的思考 , 缺乏抛开伦理直入人性的勇气 , 让她的爱情小说少了福楼拜的深度 。
在乔治·桑的空想社会主义小说和田园小说中 , 被乔治·桑赞扬的女性也都是传统的圣母型女性 。 比如《魔沼》中的牧羊女玛丽虽然只有16岁 , 却显出了与年纪不相符的细心温柔、体贴能干、善解人意、思虑周密:不但能把男主人公瑞耳曼的小儿子哄得好好的;而且他们迷路后也未雨绸缪地准备了足够的食物 , 并很好地安排了三个人的睡眠;玛丽虽然爱瑞耳曼 , 却因为自身的贫穷克制自己……总之是传统的奉献自己、为男性提供温暖的家庭生活的圣母型女性 。 至于《安吉堡的磨工》中的贵族少妇玛赛尔 , 她突破贵族与平民的身份界限 , 勇敢地放弃财产去追求机械工人列莫尔 , 虽然在婚姻的门第观念和金钱观念上都具有革命性 , 带有一定新女性的特点 , 但是在性格和能力上则更接近传统的善良、柔弱的女性形象 , 需要安吉堡的磨工路易·格南的帮助和保护 。
这里最吊诡的是 , 乔治·桑是那个时代特类旁出的女性 , 但她塑造的女性却相当传统 , 尤其在她记录她和缪塞爱情故事的《她和他》里 , 男主人公总会被别人吸引 , 感情无法专一 。 女主人公一开始也并未爱他 , 只是因为男主人公向她表白了爱情 , 不忍心伤害他 , 就去照顾他 。 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其说像恋人 , 不如说像母子 , 女主人公就是典型的圣母型女子 。 不过也不能不承认 , 乔治·桑笔下的人物实在太崇高了:丈夫在妻子去世后还无私地照顾岳父岳母 , 女性无怨无悔地照顾并不深爱的男性 。 人性中自私丑恶的一面都被掩盖了 , 也回避了因为现实压力可能出现的问题 。 考虑到缪塞在《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流露的巨大痛苦 , 以及他的英年早逝 , 即便主要责任不在乔治·桑 , 乔治·桑把两人的关系写得如此理想化 , 未免缺乏对现实的敏锐感受和洞察 。
经济观察报书评|功利的爱情是堕落还是明智:法国文学中的爱情与社会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