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谁都是个傻瓜,方三文:在更长的时间面前


ZAKER|谁都是个傻瓜,方三文:在更长的时间面前
文章图片
ZAKER|谁都是个傻瓜,方三文:在更长的时间面前
文章图片
文|《巴伦周刊》中文版撰稿人彭韧
编辑|康娟
我对宏观经济乐观 , 对个人和公司悲观 。
导语:
在国内做投资的人很少有不上雪球的 , 上雪球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创始人方三文的 。 他自称雪球“首席陪聊官” , 雪球网友人称“方丈” , 雪球ID叫“不明真相的群众” 。 方三文说 , 这个ID同时也表明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 他是一个有限理性的支持者 , 相信谁都不可能无所不知 , 谁也都有可能为别人提供启发 , 而这正是他当初创办雪球的初衷之一 。
跟其他社区不太一样的是 , 雪球不主动判断内容的价值 , 而是让用户自己来决定什么是好的内容 。 每天 , 方三文都会在雪球上回答网友的各种问题 , 这些问题包罗万象 , 很多问题看起来跟投资并没有直接关联 , 但如果耐心看完 , 你可能会发现这些问答才能够勾勒出一个投资者的完整内心 。
近日 , 《巴伦周刊》中文版与方三文聊了聊他创办雪球的初衷和管理理念 , 他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投资的看法 , 他为什么会卖出曾经看好的特斯拉股票 , 以及他的新书《世风日上》 。
《巴伦周刊》中文版:您自称雪球“首席陪聊官” , 雪球网友叫您“方丈” , 在雪球网友看来 , 似乎所有问题方丈都能接得上 , 您是什么问题都答吗 , 还是您觉得聊天也有“能力圈”?
方三文:我当然是有选择的回答 。 实际上在我所有的回答里 , 最多的一个回答是:“我不知道”——因为的确有很多事情是我永远也不会知道的 , 比如有的用户最喜欢问这支股票会不会涨 , 或者我这样做好不好 , 我哪儿知道?
我认为有些问题可能本身就永远没有答案 。 所以我能回答的问题 , 尤其能高质量回答的问题是很少的 , 大部分问题在提出来的时候 , 就已经决定了没有答案 。
《巴伦周刊》中文版:您在回答网友问题时也曾经说过 , 一条劣质信息可以通过互动变成优质信息 , 这是否也是您当年创办雪球社区的一个核心理念?
方三文:的确是这样的 。 比如说我曾经跟同事讨论 , 什么样的帖子有价值?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标准:首先 , 回复多的帖子一定有价值 。
这条标准看起来有些粗暴 , 但它是有理由的 。 回复多的帖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回复在原来主帖的出发点上 , 进行了大量信息和思路的补充 , 可能这个问题刚开始提出的时候 , 非常糟糕 , 没什么信息量 , 但是通过跟帖的不停补充 , 最后加起整体的信息量很大 。
第二点 , 我认为跟帖可能比主帖的价值更高 。 这一点是到目前为止 , 很多做UGC(用户生成内容)的人都不愿意承认的 , 他们总是认为主帖价值更高 , 但其实不一定 。
我举个例子 , 一个特别优秀的投资者 , 发起主帖的意愿大都是很弱的 , 哪怕他今天挣了100个亿 , 他也不太可能发起一个话题来谈这件事 。 但可能别人问到他 , 请问某某先生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 正好触到他的痒处 , 于是他洋洋洒洒回复了一大通 , 这个跟帖就很有价值 。
我还有一个看法 , 就是帖子的价值 , 跟字数和形式没有什么关系 。 过去 , 我们这些做过传播工作 , 尤其是在学校里受过写作训练的人 , 都有自己的写作范式 , 对写作的内容 , 包括标题、结构、起承转合都有很多要求 ,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该或者必须这么来表达 , 有时候只需要几个字 , 效果可能比一篇文章还好 。
所以总结起来 , 我的看法就是三点:1、回复多的帖子一定有价值;2、跟帖可能比主帖更有价值;3、帖子的价值跟字数、形式没什么关系 。
我的这本书《世风日上》也是这样 , 没有按照传统写文章的写法来写 , 读者也不用按照传统读书的方式来读 , 你可以随便翻一页打开 , 看看有没有你感兴趣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