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畔的“护鸟人”:十年守护只为候鸟“最后的家园”


鄱阳湖畔的“护鸟人”:十年守护只为候鸟“最后的家园”
文章图片

图为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城保护管理站内的救护水塘 。李韵涵 摄
【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鄱阳湖畔的“护鸟人”:十年守护只为候鸟“最后的家园”
中新网江西永修11月19日电 题:鄱阳湖畔的“护鸟人”:十年守护只为候鸟“最后的家园”
作者 李韵涵 彭婧如 郎佳慧
“为候鸟守住最后的家园 , 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城保护管理站(以下简称“鄱阳湖保护区吴城站”)站长舒国雷已在鄱阳湖畔工作近十年 , 也是这片水域候鸟的“守护者” 。
地处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 , 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 。 占全球种群70%的白枕鹤、80%的东方白鹳以及98%的白鹤在此越冬 。

鄱阳湖畔的“护鸟人”:十年守护只为候鸟“最后的家园”
文章图片

图为鄱阳湖畔的候鸟 。杨春 摄
在越冬的过程中 , 总有一些候鸟会遭遇“意外” , 当候鸟遭遇意外时 , 舒国雷便承担起了救助的责任 。
“这只叫‘卡卡’ , 这只叫‘冻冻’ , 它们都是受伤之后被送到这边来救助的 。 ”据舒国雷介绍 , 目前在鄱阳湖保护区吴城站内的救护水塘内 , 有两只受伤的东方白鹳 。 “卡卡”在觅食中被鱼卡住了喉咙 , 而“冻冻”则是在冰雪天气里一只脚被冻住了 , 均因为无法自行生存而被送来救助 。
“‘卡卡’被发现的时候已经非常虚弱了 , 如果我们不进行救助 , 它肯定是存活不了的 。 ”谈及“卡卡”被发现时的情况 , 舒国雷仍心有余悸 。 目前 , “卡卡”的恢复情况良好 , 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放飞了 。

鄱阳湖畔的“护鸟人”:十年守护只为候鸟“最后的家园”
文章图片

图为鄱阳湖畔的候鸟正在休息、觅食 。杨春 摄
舒国雷表示 , 每年都有六七十只候鸟在这里“养伤” , 一旦达到“可以自主进食”以及“可以自主飞行”这两个条件后 , 便代表候鸟已经痊愈 , 舒国雷将立即安排候鸟“出院” , 进行放飞 。
“我的工作就是开展日常巡护以及打击查处非法捕猎 。 ”舒国雷向中新网采访人员表示 , 站内会定期对候鸟进行监测 。 同时 , 收缴捕猎工具 , 拆除天网 , 从源头上控制猎杀候鸟的行为 。 此外 , 还建立了湿地补偿机制 , 发动周边村民一起开展候鸟保护工作 。
舒国雷三言两语便讲完了自己十年来的日常工作 , 但这其中的艰辛却鲜为人知 。
“有时候半个月都不能回家一趟 , 孩子要从墙上看照片才能认出爸爸是哪一个 。 ”舒国雷坦言 , 自己的孩子现在还小 , 正是需要陪伴与教育的时候 , 但忙起来的时候 , 会照顾不到自己的家人 。
在舒国雷的带领下 , 周围的村民也都把候鸟当成朋友 。 据舒国雷回忆 , 曾有一户村民承包了1000亩水塘养殖龙虾 , 最开始有6、7只天鹅在水塘内栖息 , 天鹅以养龙虾的水草为食 , 会对农户造成一定损失 。 但这位村民非但没有驱赶候鸟 , 反而专门规划出50亩地供天鹅栖息 。 渐渐地 , 有六七百只天鹅在他的水塘内栖息 , 到最后 , 这位村民也没有驱赶候鸟 。
【鄱阳湖畔的“护鸟人”:十年守护只为候鸟“最后的家园”】“保护候鸟这件事就是‘前人栽树 , 后人乘凉’ , 我们现在把候鸟的家园守护好了 , 也利于子孙后代 。 ”当舒国雷谈起自己这几年的工作 , 便感到十分自豪 。 他直言 , 就算是每天巡护候鸟这样的工作也让自己非常具有成就感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