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以色列这个环境恶劣的弹丸小国为何能成为经济大国( 二 )


以色列出口到欧洲市场的农作物之多使其被欧洲人冠以“欧洲厨房”的称号 。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以色列的农业产出翻了5倍 , 因此被公认为已跻身世界农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 , 然而以色列全国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每年13亿立方米左右 。 这在全世界的农业大国强国之中是相当少的用水量 。 以色列人之所以能用有限的水资源打造出世界级的发达农业和他们的灌溉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以色列所有农田都采用了喷灌和滴灌现代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 , 这使灌溉水平均利用率达到了90% 。
饱受缺水之苦的以色列人发现通过控制水流的流速、使用缓慢而均匀的滴灌方法可以在节约用水量的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以色列为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还采取了水量计量、灌溉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和遥控、水肥同步施用等诸多措施 。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 还能将肥料直接滴灌到植物根部 , 从而避免溢出肥料导致杂草丛生使水分和磷等有益元素流失 。 如今由计算机精确控制的电脑微灌使滴灌技术的节水能力得到进一步革新 , 从而得以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
以色列的农业生产是一种精准农业模式:通过对作物种植区域内的数据采集、监测、反馈 , 根据空间变异 , 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农业管理 , 力争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实现同等收入乃至更高的收益 。 以色列的农民都可以熟练运用一款软件 , 而这款软件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因为这款软件会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应该种植?干旱的时候浇多少水最合适?什么样的温度、湿度最适宜作物的生长?就这样以色列用不到总人口5%的农民打造了世界级的发达农业 。
以色列的工业企业集中分布在海法与阿什杜德之间的沿海平原地区 。 以色列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钻石加工业、军事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 。 这其中军事工业和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以色列工业部门最具代表性意义的典型 。 以色列的工业发展与军事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以色列有大量的工业企业都是军民两用的 。 这些企业在平时是支撑国民经济的支柱 , 在战时则为前线提供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 。
以色列工业体系的一大鲜明特色就是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融合——以色列的军工技术带动了冶金、电子、材料、制造工艺、信息、生物等多个技术领域的民用产业发展 , 同时这些技术在战时状态下同样可以转化为军事技术 , 这意味着以色列尽管只是一个弹丸小国 , 但却建立了完整齐全的军用和民用工业体系 , 在和平状态下以色列的工业技术就为改善国民经济服务 , 在战时状态下就成为国防建设的支柱 。 这就使以色列的军事建设和经济发展呈的局面 。
以色列曾把法国的“幻影”战斗机改装成“幼狮”战斗机 , 把英国的“百人队长”式坦克改装成“战车”式坦克 , 把苏联的“卡拉什尼克夫”式冲锋枪改装成“加利利”式自动步枪......另一方面以色列自行设计、制造了包括各式战斗机、多种口径的火炮及所需弹药、常规炸弹、舰对舰导弹、巨型舰只、卫星、通讯系统与电子设备等在内的1000多个武器品种 。 以色列的武器生产制造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 , 同时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梅卡瓦”坦克等都是国际军火市场上的抢手货 。
除了军工产业之外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以色列又一种颇具典型工业部门 。 以色列有1000多家与世界接轨并在诸多尖端技术方面国际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企业 。 在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郊外一个被称作“中东硅谷”的地区已成为国际计算机行业的投资热点:微软率先在这里建立了美国以外的首家开发基地 , 英特尔、摩托罗拉也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研制中心 。 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超过80家 。 这一数据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
24%的以色列劳动人口拥有大学学历 , 是所有工业化国家里仅次于美国、荷兰的学历程度第三高的国家 , 小小的以色列还曾诞生过14位诺贝尔奖得主 。 以色列从1948年复国以来从世界各地吸纳了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犹太裔成功人士:这些人中不乏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 。 这些受教育程度甚高、充满创投精神的高科技人才的到来为以色列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智力优势 , 同时以色列政府也适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国经济从制度上进行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