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engio演讲发散开来:探讨逻辑推理与机器学习( 四 )
本文提出的诱因学习(ABL)试图通过逻辑诱因和一致性优化来解决这些挑战 。 给定一个与最终输出相关联的训练样本 , 逻辑推理可以对缺失的信息(例如 , 示例中的候选原始事实 , 或能够完成背景知识的逻辑子句)进行推测 , 以建立从样本到最终输出的一致性证明 。 然后 , 分别用导出的原始事实和逻辑子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 , 并将其作为符号知识存储 。 一致性优化被用来最大化推测与背景知识之间的一致性 。 为了解决这个高度复杂的问题 , 作者将其转换为一个任务 , 即搜索函数 , 猜测可能错误的原始事实 。
由于收集玛雅象形文字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 作者设计了一个类似的任务——「手写方程解谜」用于实验 。 该任务具体为学习图像识别(感知)和数学运算计算方程(推理) 。 实验结果表明 , ABL 比最先进的深度学习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 并且能够以一种互利的方式利用机器学习和推理 。 作者在一个可视化 n 皇后任务上的实验进一步证明 , ABL 框架是非常灵活的 , 可以利用约束逻辑编程等经典符号 AI 系统来提高机器学习的性能 。
2.1.2 方法简介
诱因性学习的任务可以形式化的表示如下 。 诱因性学习的输入由一组标记的关于目标概念 C 和领域知识库 B 的训练数据组成 D = {, . . . ,}。 目标概念 C 是在一组原始概念符号 P=之间的未知关系下定义的 。 其中每个 pk 都是 B 中定义的符号 。 ABL 的目标是输出一个假设模型 H=p∪?C:
p 是从特征空间到原始符号的映射 , 即它是一个传统机器学习的感知模型;
?C 是一组用 B 定义目标概念 C 的一阶逻辑子句 , 称为知识模型 。
假设模型应满足:
(1)
其中 , 符号|= 表示逻辑暗含(logical entailment) 。 从公式(1)可以看出 , 诱因性学习的主要挑战是感知模型 p 和知识模型?C 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1) 需要依赖于感知结果 p(x)来学习 ?C , p(x)为 x 中原始概念的集合 。 2) 为了得到 p , 需要得到用于训练的基本真值标签 p(x) , p(x)可以从 B∪?C 和 y 的逻辑推导出来 。 当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不足时 , 感知到的原始符号 p(x)极有可能不正确 , 因此作者将其命名为伪基元(pseudo-groundings)或伪标签(pseudo-labels) 。 因此 , 基于公式(1)的 ?C 推理是不一致的 , 当知识模型?C 不准确时 , 逻辑推导出的伪标签 p(x)也可能出错 , 从而影响了 p 的训练 , 而无论哪种方式都会中断学习过程 。
ABL 试图通过将机器学习与诱因性逻辑推理模块相连接 , 并通过一致性优化将它们的内部机制融合起来 , 从而解决这些挑战 。 ABL 的完整框架见图 3 。 其中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用于学习感知模型 p:给定一个输入实例 x , p 可以预测伪标签 p(x)作为 x 中可能的原始概念的真值 。 当伪标签包含错误时 , 需要重新训练感知模型 , 此时 , 所使用的标签是逻辑诱因返回的修正后的伪标签 r(x) 。 逻辑诱因(Logical abduction)是诱因推理的逻辑形式化表示 。 给定以一阶逻辑子句形式表述的观测事实和背景知识 , 逻辑推理将对观测事实的可能性解释扩展为基本假设 。
文章插图
图 3. ABL 完整框架
逻辑程序(Logic Programming)中的一个声明性框架将上述的过程形式化 , 称为诱因性逻辑程序(Abductive Logic Programming , ALP)[8] 。 形式上 , 诱因性逻辑程序(abductive logic program)可以定义如下:
定义 1:诱因性逻辑程序是一个三元组 (B,A,IC) , 其中 B 是背景知识 , A 是一组可扩展谓词 , IC 是完整性约束 。 给定一些观测事实 O , 程序输出为一组 A 的真值推理结果? , 如:
文章插图
- NVIDIA GTC 2020秋季站主题演讲中文字幕版上线
-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演讲嘉宾 | 2018年图灵奖获得者,蒙特利尔大学教授Yoshua Bengio
- 智电网|MIDC开幕 雷军演讲,第四届小米开发者大会
- 南方PLUS|“人才日”演讲嘉宾陈宁:AI“追光者”的温暖地带
- 爱因儿科技|并提出解决方案,吴恩达演讲直指AI落地三大挑战
- 科技壹零扒|Bengio、杨强、唐剑领衔!探讨如何构建AI学术研究和产业落地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