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拿真金白银来了,到真有点像曹公笔下的宁国府——胳膊折了,折袖里。
兴许,好时家底儿厚,不在乎。可竟然落下了“人傻钱多”的评价。
而好时的“好”,在美国本土则有着另外的意义。
和竞争对手费列罗、吉百利、雀巢以及玛氏公司一样,好时公司也是以创建者米尔顿·好时(Milton S. Hersney)的名字命名的。其创业过程也并不顺遂,到1894年创办了好时巧克力公司,生产各种巧克力产品,包括裹了巧克力的太妃糖和烘焙巧克力。
1905年,好时公司最终成型,且运营至今。彼时,公司的主营产品是1900年问世的巧克力排块,而好时 Kisses 则于1907年上市。
1909年,米尔顿和妻子凯瑟琳共同创建了“好时工业学校"。这是一所收容男孩的孤儿院,后来改名为“米尔顿·好时学校”。1915年,好时先生的妻子离世,没有后人继承两人的大笔财富,于是,米尔顿将几乎所有财产包括好时公司的股份捐献给了“米尔顿·好时学校”的基金会。
该基金会持有好时公司30%的股份,掌握着好时公司的主要投票权。而好时先生的后半生主要投身到各种各样的慈善事务中,直到1945年,88岁的米尔顿·好时离世。
好时公司对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热衷、并没有因为米尔顿·好时的离开而结束,相反一直持续至今。也因此,好时巧克力在美国有着“国民食品”的待遇,在这方面,和中国消费者熟悉的德芙不可同日而语。
03 步步错有意思的是,换个场景,消费者的认知便也截然不同了。
玛氏,这个同为家族企业且在美国就和好时竞争多年的老伙计,在中国市场,不论是消费者培育还是市场份额,均甩开好时好几条街。甚至,在不少消费者那里,巧克力就等于德芙。
文章插图
然而,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或是一蹴而就。玛氏在中国的今天,是用其在中国长达15年的亏损换来的。也是这15年间,玛氏深谙中国消费者心理,不论是产品结构、产品研发、包装开发甚至营销策略,在垄断了中国巧克力高端市场的几大品牌里,几乎没有品牌能出其右。也被称为巧克力之战的真正赢家。
而两者的高下,或在最初进中国的那一刻,就已注定。
1993年,玛氏公司在北京郊区成立了第一家工厂,从此开始在中国生产德芙巧克力。而好时,在1995年,派了一个员工到上海,建立了一个小团队,租了几个柜子,开始出售好时巧克力。
当然,这与彼时好时针对中国的市场策略有关——低分险高回报。
历史没法重演,谁也不能说那个时候好时的谨慎保守就是错的。而当时,恰逢好时公司进军欧洲,收购了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的巧克力厂商,但全都失败了。
但以“试错”的方式开始,试着试着搞不好还真就错了。此次好时变革被曝光后,业内人最多的感慨是——“三进三出”。
文章插图
然而,因其间歇性地回归和退出,导致其在中国的发展和经营并不具有连贯性,而变数最大的人,在这其中更不大可能留得下来。
综合好时公司的公开信息和工商信息,其官方承认的、第一次进入中国是在1995年,退出大约在2000年前后。1999年,第一个从美国派来的员工任期满了,他被一位好时中国办事处的主要代表及其全国销售顾问取代。
第二次,应是好时(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就是好时中国)成立的时间,2001年。也是好时正式进入中国,以组建外商独资公司的方式。而之前,他们则是以贸易公司的方式在中国进行巧克力销售。
【 巧克力行业|“三进三出”,好时公司的中国往事】可新公司迎来的不是新篇章而是新变动。
2001年,先是好时中国的管理层震荡,一个在北京居住和工作的美国外派员工走马上任。在12个月内,他用自己以前的员工替换了之前几乎整支好时中国销售和营销队伍。与好时公司合作几年的分销商,也被其销售员工以前合作过的分销商取而代之。
- 杂谈灿金巧克力蛋糕如何把蛋糕做成普通人吃不起的样子
- 春节糖果有它就够,没棒棒糖甜,比巧克力好看,酥软柔韧,奶香浓
- 最近很红的半熟芝士,做成巧克力味的,简单好学,孩子很喜欢
- 巧克力饼干别再买着吃了,不用水不用油,而且不用烤,在家就能做
- 手残党看过来,没有难度的网红饼干,巧克力脆脆,制作过程很简单
- 除了奶枣,还有一款网红零食,巧克力山楂球你也能在家自己做
- 巧克力豆能做出棉花糖吗?老外亲测,结果口水直流!
- 行业|起底外卖行业:你花30元点的卤肉饭,其实是成本3元的料理包
- 奶茶生意还能做吗?
- 「调味品茅台」市值超6513亿,古老行业成资本新宠?| 公司与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