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傅斯年在传统与新式之间“卖书葬母”“六亲不认”|逝世70周年祭( 四 )


文章插图
《陈寅恪集:书信集》(再版),陈寅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7月。傅斯年信奉法治,坚持以规治所、以章治院,并非一点不近人情。安排陈寅恪一家逃离香港及筹集路费,就是他和朱家骅帮的大忙。1941年12月10日,傅分别致电陈寅恪、王毅侯(中研院总务处主任)、杭立武,落实陈全家离港来渝事宜。告诉陈已电杭立武、丁巽甫(丁燮林字)相助;请王毅侯转电丁巽甫,垫款助陈离港,傅负责料理此款,报告朱家骅院长。陈寅恪抵达桂林次日,即致信感谢朱家骅、傅斯年等人帮助他全家死里逃生,“骝公(朱家骅字骝先)及诸兄亲友之厚赐,感激之忱,非纸墨可宣也。”又说他抵达桂林后,已收到中央研究院寄款5000元;朱家骅、杭立武寄款1.4万元;俞大维兄弟寄款1.5万;另有“亲友所寄之款未到”。据行前傅斯年的电报,提到他已筹的款项,“前说四千元,均为同人垫借。”另据研究者披露,“中央研究院、中英文化协会、西南联大等有关单位,筹款四万元,作为搭救他一家人的路费。”(吴定宇,《守望:陈寅恪往事》第188页)
 新式|傅斯年在传统与新式之间“卖书葬母”“六亲不认”|逝世70周年祭
文章插图
《守望:陈寅恪往事》,吴定宇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孔子虽然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也反对做“老好人”,强调“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意思是只为表面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法节制和谐,也不可行。由这件小事,可看出中国知识分子菁英的风骨、风采。尤其是傅斯年处理耿直、得体,既聘陈兼职研究员,缓解其经济压力;又不逾院章,以免留下话柄,守护其清誉,确实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的“益者三友”(《论语·季氏》)。本文排版省去了原文的注释。引用史料参考(不含古籍)如下: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陈寅恪:《陈寅恪集·诗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欧阳哲生 编:《傅斯年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王汎森、潘光哲、吴政上 主编:《傅斯年遗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王为松编:《傅斯年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新式|傅斯年在传统与新式之间“卖书葬母”“六亲不认”|逝世70周年祭
文章插图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撰文:叶胜舟;编辑:西西;校对:赵琳。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点击观看书评周刊vlog,带你了解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为《新京报书评周刊》读者荐书!)
 新式|傅斯年在传统与新式之间“卖书葬母”“六亲不认”|逝世70周年祭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