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史话番外篇七:鲁国的2个意外访客,看他们带来了怎样的讯息( 二 )


好了,现在大家对谷、邓这两个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他们确实与自称“蛮夷”的楚国是邻居。因此,刘敞对于两国国君使用夷礼来朝见鲁侯,而被鲁人轻视的说法应该是说得通的了。但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当初杞侯面见鲁桓公时,就曾因使用夷礼而遭到鲁国讨伐。可即便这样,鲁国史官在《春秋》中也只称呼其为“杞侯”,并未写出他的名字。为什么到了这里,谷伯、邓侯就要因使用夷礼而被直呼名字呢?显然,刘先生的说法也不完全准确。那谷、邓二君被记载姓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大家也无须太着急,毕竟称“鲁人是由于轻视两位访客才直呼其名”的这个观点,都是源自《左传》。既然《左传》这条路走不通,咱们还可以看看《公羊传》和《谷梁传》嘛。果然,两位先生这次又提出了与左先生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之所以《春秋》会声明两位国君的名字,完全是因为谷、邓二人失国了。这连国家都没有了,自然不能像正常的诸侯国国君那样称呼了,因此鲁国史官们特意给二人加上了名字,以示区别。
如此看来,公羊、谷梁二位先生提出的,用记名和不记名的方式来区分失国与享国的诸侯,确实有一定道理。但“闲叙”不得不再次提出质疑,因为还是咱们之前讲过的,州国最后一任国君淳于公,也是一位亡国之君。《春秋》在记载淳于公访鲁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也没称呼过他的名字,怎么到了谷伯、邓侯这里就区别对待了呢?更何况,谷国灭国时间确实无据可考,但邓国灭国时间可是在《左传》等书中有着明确记载的,要到楚文王时期(即鲁庄公十六年)才被楚国所灭。因此,发生在鲁桓公七年的这次访鲁事件,邓侯根本就不是一位失国之君,说明两位先生的说法依然不是咱们想要的答案。
诸侯史话番外篇七:鲁国的2个意外访客,看他们带来了怎样的讯息
文章插图
公羊、谷梁认为:两国君因失国才被记名
这下可真的比较麻烦了,“春秋三传”的作者都没能很好地解释鲁国史官的意图,而缺省时节的写作手法又说明这件事极其重要,要如何找到答案呢?于是,鄙人开始大量查阅各种与此相关的书籍,看到的解释大多与“三传”类似。稍微特殊一点的解释是:认为鲁桓公本是杀害兄长夺权的恶人,而谷、邓两位国君不仅不嫌恶他,还主动交臂来朝(即拱手朝拜的意思),实在是一种恶行,所以记名来贬斥他们。但鲁桓公一朝来访问鲁国的他国国君何其多,其他人怎么没有因朝见恶人而被记名呢?显然这种解释依然不对,甚至更加牵强。
看来想从现成的史料中,找出谷、邓两位国君被记名的原因是很难了。但翻看这么多史籍以后,鄙人脑海中多少也有了一些思路。接下来,不如让我给大家说上一说,看看是否有道理。
其一,《春秋》如此重视鲁桓公七年夏季的这件事,并非表面上写的,只是两个访客朝拜鲁侯那么简单,大家应该将其对比着鲁桓公二年的记载来看。当时蔡侯、郑伯的一次会面看似普普通通,实则是中原诸侯“始惧楚也”的信号。而这次事件同样与楚国有关,说的是楚熊通继伐随受阻之后,又计划转向西北方拓展疆土的行动。正因如此,楚人的行动威胁到了两国的生存,这才逼着他们先后来到鲁国寻求帮助。(根据《春秋》记载的方式,显然是谷伯先到、邓侯后至。若两位国君是一起朝见鲁侯的话,理应把爵位更高的邓侯写在前面,并准确地记下到访的日期。书中既然没有准确日期,又是谷伯在前,就一定是分开造访的)
诸侯史话番外篇七:鲁国的2个意外访客,看他们带来了怎样的讯息
文章插图
令中原诸侯十分关注的楚熊通
其二,谷、邓两位国君会被鲁国史官记名,或许有刚刚提到的那些因素,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二人访鲁的目的不纯。他们此次前来,名义上是拜见鲁侯,实际上应该有举族迁移至山东,想让鲁国辟出土地供他们重新安家的想法。这样的要求在鲁人眼里当然是相当过分了。因为他们两个即将失国的国君既跟鲁侯没有什么交情,还是从南方僻壤之地来的“蛮夷”,鲁桓公怎么会为了他们分出本国的土地呢?所以,鲁人不仅拒绝了两位访客求附庸的请求,还用在《春秋》中记名的方式来贬斥他们,有些骂他们痴心妄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