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能伸能屈,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却常为学者们及其家属的“五斗米折腰”。暂居李庄之时,就三天两头为中研院的三个研究所(史语所、社会所、人类所)和中央博物院“找米下锅”,安稳人心。
他经常坦率地写信向四川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王梦熊“化缘”:“请您不要忘记我们在李庄山坳里尚有一批以研究为职业的朋友们,期待着食米。”
傅信中还自嘲这些学者是“豆腐先生”,因为穷得只能吃豆腐了,实际上连豆腐都吃不起、很少吃。上次他在南溪县陪王梦熊吃了餐饭,习惯清汤寡水的肠胃没福气消受,餐后腹泻一周,成为大伙的笑柄。
傅斯年对后学热情栽培,有时也不满、失望,而且毫不客气。元史专家杨志玖年轻时很受傅器重,傅一直想培养这个人才,又资助缓解他的经济拮据。1938年夏,杨志玖从史语所中英庚款中每月领取30元,够房租、饭费、买书和零花。1941年秋,杨从北大文科研究所毕业前夕,傅来信,建议他最好留在北大或到史语所来。杨听从导师姚从吾的推荐,去了南开大学。
南开的历史学术平台,和北大、史语所不在一个数量级。1944年,傅又将杨借调到史语所两年多,用的是“刘备借荆州”之策,准备留在史语所。1946年,南开文学院院长冯文潜催杨回天津上课,杨守信用回了南开。傅还有意送杨出国深造,但杨以自己年龄偏大、准备结婚为由婉谢。傅失望之余,斥责他“没出息”。
杨志玖对傅斯年的栽培,一直感恩、遗憾、愧疚。1960年参加党外人士的交心会,他真诚说出与傅斯年的情感,“没有能够实现从傅斯年进一步学习,有违傅先生的盛意,感到内疚。”
傅斯年在学术界最为称道的是,创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任终身“掌门”。筹备中研院史语所时,傅斯年才30岁出头,风华正茂、活力四射,而且已有创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的经验。他展现高超的组织领导才能,构建现代学术体系,招揽优秀人才,筹措活动经费,指导编撰刊物,顺畅协调上下左右关系,团结、培养一批卓越的学术大师。他是非较真、霸气十足,却公道正派、“至大至刚”(按:孟子论“浩然之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堪称“中研院史语所之父”。
【 至大至刚,跋扈为公:史语所中的傅斯年】(原文注释从略)
- 德慧沉思录之868-870《天下为公论》《智则成论》《无知论》
- 她传播了一项中国的绝密技术,在外国被称为公主,她是谁?
- 宠文她是皇室唯一公主,骄横跋扈无人敢惹,却一见摄政王就乖巧
- 萨拉|《小公主》:如果生活不能让你成为公主,那就做自己的公主
- 隋唐|唐太宗的岳父,有李广之能,霍去病之勇,班超之谋,为公认的名将
- 历史|历史上真实的方世玉武功高强却嚣张跋扈,24岁被一尼姑踢肛而死
- 飞扬跋扈者|《水浒传》这几位飞扬跋扈该死,却没被杀,被哪几个怂人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