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到辽国后,宋辽交界的燕云十六州的人们“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则紧紧抓着宋朝使者的手,哀痛流泪说:
“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宋仁宗的去世,带走了一个和平昌盛的时代,尽管大宋帝国的积弊未能消除,但这艘大船总体仍在航向一个富裕安康的方向,但欧阳修的考验再次到来。
由于宋仁宗膝下无子,因此宋仁宗的侄子赵曙得以继承皇位,是为宋英宗,宋英宗即位一年后,想要尊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父亲),但朝臣们则认为宋英宗继承的是宋仁宗的皇位,理应尊称宋仁宗为“皇考”,而对于宋英宗的亲生父亲,则应称为“皇伯”(伯父)。
这场爆发在宋英宗与朝臣之间的争议,史称“濮议”事件,这跟后来明代时,继承堂哥明武宗皇位的嘉靖皇帝面对的“大礼议”事件很相似。
当时,以韩琦、欧阳修为主的政府系统(中书派)支持宋英宗称生父为皇考,但以司马光、范纯仁、吕公著为首的言官系统(台谏派)则坚决反对,认为只能称皇伯,在人情与礼制之争中,欧阳修一派代表着宋英宗,司马光一派则代表着太后(曹太后),双方的利益与权力之争,使得这场争议,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政治角力因素。
最终,欧阳修一派在宋英宗的支持下取得胜利,但是欧阳修也因此得罪了司马光等士大夫阶层,事件结束后,士大夫阶层开始联合筹划如何攻击欧阳修,就在此时,恰好欧阳修的妻弟薛宗孺此前因为私事对欧阳修怀恨在心,到处造谣说欧阳修与儿媳吴氏有染。御史中丞彭思永听说此事后,觉得可以利用,就告诉了御史蒋之奇。
于是,御史蒋之奇上疏“揭发”所谓的欧阳修乱伦丑闻,引发了轩然大波,尽管事件后来查清纯属污蔑,蒋之奇最终被贬谪出京,宋神宗还下令在朝堂张榜替欧阳修鸣冤,但是这种恶毒的攻击,还是让欧阳修身心俱疲。
就在“乱伦”诬陷事件当年,1067年,欧阳修最终被免去参知政事(副宰相),此后,欧阳修相继出任亳州、青州、蔡州等地知州,当时,宋英宗也已去世,欧阳修便一再上书宋神宗,希望能退休养老。按照宋代的规定,官员可以到70岁再退休,当时欧阳修才60多岁,有门生便问这是为何。
欧阳修的回答是:
“我平生的名节,已经被后生描画尽了。惟有尽快退休保全名节。岂能等待别人驱赶呢?”
由此可见,这位文坛宗师在经历“乱伦”诬陷等政坛风雨后,晚年心态的急转直下,这种内心的苍凉与悲愤,使得他渴望安静与祥宁,经过多次上书请求,最终,宋神宗在1071年批准了他的退休请求,但同时也希望欧阳修不要离京城开封太远,以便随时召唤咨询,于是,欧阳修最终选择了临近开封、自己曾经做过知州的颍州(今安徽阜阳)作为退休养老之地。
或许他年轻时写下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更能表达心意: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更加用心地整理自己平生的文章,修改得很辛苦,对此妻子劝他说:“何苦如此呢?难道还怕先生责骂不成?”
欧阳修的回答是:“倒不是害怕先生责骂,而是怕后生们笑话。”
经历过年轻时候的放浪形骸,晚年的回归宁静,词人的浪子回头,更像是一种道心的回归,而对后世名声的重视,也突显出欧阳修的忐忑与敬畏。
第二年,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欧阳修最终病逝于颍州,享年66岁。这位文坛宗师逝世的这一年,刚拜相不久的王安石52岁,苏轼35岁,晏几道34岁,黄庭坚27岁,秦观23岁,贺铸20岁,年轻才俊们竞展风流,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人才梯队,宋词也将在他们手中进一步发展深耕。
那时,一个属于宋词的黄金时代,正在徐徐展开。
参考文献:
肖鹏:《宋词通史》,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 欧阳修戏对打油诗,原来诗人的世界也可以这样任性
- 农村老人常说“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有何深意
- 小凤仙临死紧握蔡锷将军的照片,二人是传奇爱情?还是她自作多情
- 诗词歌赋|女孩都希望颜值高,欧阳修却写诗称:长得好看是负担
- 文坛领袖欧阳修,为什么杀掉为北宋立下赫赫战功的狄青?
- 多情明月洒东墙,拥蟾光,理红妆
- 多情的晏殊与初恋分别,两人依依不舍感人肺腑,写下一首伤感的词
- 李白和欧阳修,都把“春水”比作“美酒”,你觉得谁更胜一筹?
- 难怪黄衫女只对张无忌那么关心,不是她多情,你看她是谁的女儿?
- 欧阳修特别唯美的词:把爱情的坚贞写得极致,美到心坎,流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