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泡妞的欧阳修+多情柳永+范仲俺=宋词之黄金时代( 六 )


于是,晏殊在任职宰相两年后,于1044年被免,但仍然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的高位,先后出任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节度使,西京留守,一直到1054年,晏殊才因病返回开封医治,对于自己这种避祸自得的官宦生涯,年轻时,他的一首《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或许无意暗藏韵味: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在无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征途中,范仲淹、柳永、晏殊先后去世,他们是隶属于宋仁宗时代的卓越代表,失意民间的柳永,处庙堂的晏殊,锐意进取的范仲淹,构成了这个词坛黄金时代的多重镜像。
随着范仲淹、柳永、晏殊的相继去世,欧阳修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宗师时代。
到了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51岁的欧阳修受命担任当年科举考试主考官,最终,该届科举各科共录取899人,其中进士共388人。
在这次录取的新榜进士中,有后来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曾巩;还有宋明理学的引路人张载、程颢;以及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干将吕惠卿、曾布、章惇等人。
由于这届录取进士的星光灿烂,也因此,1057年的这届科举,也被后世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
作为当年的主考官,欧阳修也因此成为当年考生们的集体恩师,由此奠定了他的文学宗师地位,当然,这种宗师地位远非一个主考官的名衔所能胜任,在诗词作文之外,欧阳修还曾经独撰《新五代史》,并作为主修人,与范镇、吕夏卿等人合撰《新唐书》。
而掩藏在千年科举第一榜的光环之下,这一年(1057年),被从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外放为陈州知州的名将狄青,也在大宋文人的集体质疑排挤中抑郁死去。
当初,狄青从一个普通士兵一步步做起,无论是在对抗西夏,还是平定两广地区侬智高之乱,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北宋崇文抑武的时代氛围中,狄青始终受到文官集团的集体排挤打击,甚至连欧阳修都曾经当面对宋仁宗说,狄青以武将身份掌管军国要职,恐怕不是国家之利。
欧阳修的言下之意是,宋太祖赵匡胤,也是武将出身的。
因此,覆盖在千年科举第一榜的光环之下,大宋帝国的文治更加兴盛,对此,沉浸于文官世界的苏轼也未能察觉到此中隐含的危机。
对于欧阳修为官、作文、写诗、诵词的造诣,苏轼就曾经称赞说,恩师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评价极高。
在宋词的幸福世界里,是没有武将什么事的,后来即使南宋有了岳飞和辛弃疾,但他们的遭遇和抑郁,却是字字带血。
但眼下,宋词仍然沉浸在幸福里,尽管范仲淹、柳永、晏殊等大腕相继去世,但写出“红杏枝头春意闹”、“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宋祁,写出“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张先,写出“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的梅尧臣,众多伟大的词人在这个时代交相辉映,他们,共同开启了属于宋词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作为这个宋词黄金时代的君王,宋仁宗则以自己的谨慎、内敛和自制,为一个时代的继承开来保驾护航,就在临终前两年(1061年),宋仁宗还举办了“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试,并在考试中重点提拔了奋勇直言的苏辙、苏轼等才子兄弟。
虽然自己已经垂垂老矣,但宋仁宗还是很高兴,在事后对曹皇后说:
“朕今日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二人,这二人同为兄弟,一个是苏轼、一个是苏辙,我年纪大了,担心用不了他们,但这种人才也是遗留给子孙的财富。”
那一年,这一对后来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才子兄弟,苏轼只有25岁,苏辙23岁,历史和时间,将不断证实宋仁宗的睿智与宽容。
两年后,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54岁的宋仁宗最终在汴京开封去世,消息传出后,首都开封的商户自发罢市停业,街头巷尾到处可见为了仁宗皇帝痛哭的人,即使是乞丐和小孩子,也自发在皇宫前焚烧纸钱哭泣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