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我走出人生最迷茫无助的阶段,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二 )


仿佛,也就是书中玛丽雅姆和莱拉为代表的阿富汗女性的内心呐喊。
不幸的是,就在娜蒂娅的诗集《暗花》出版后不久,年仅25岁的她却因家庭暴力而死于丈夫的拳脚之下。
去世之前,她因在作品中描写爱情与友谊,以“让家族蒙羞”的缘故,被娘家拒之门外。
这不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真实的悲剧,正在阿富汗辽阔的土地上不断上演。
读完这本书,我走出人生最迷茫无助的阶段,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文章插图
这浩渺宽广的世界,何以就难以容下如此多像花朵般美妙的她们?
人类文明的阳光,还有多少没有被你照耀的黑暗幽谷?
宇宙中的蓝色星球,每天有多少角落在利益和贪婪的驱使下,仍在遭受战争的蹂躏?
只有不可磨灭的希望,生生不息。
怀揣希望的拉玛丽雅姆和莱们,所有怀揣希望的她们,纵使折翼,也不放弃飞翔的渴望。
永不磨灭的希望,从何而来?
作者胡赛尼的回答,很像客体关系学派心理学的观点——人是为了满足关系的需要而活下去。
所以,只要链接起人与人关系的亲情、友情、责任与爱永不磨灭,希望就永不磨灭,就生生不息。就像,那灿烂的太阳。
掩卷沉思,我仿佛看见她们,裹身在厚重布卡下(布卡,是穆斯林女性穿的一种从头包到脚的服装),只露出美丽的眼睛。
读完这本书,我走出人生最迷茫无助的阶段,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文章插图
我们看不见她们被战争蹂躏、被愚昧践踏的累累伤痕,我们听不见她们那无法诉说的呐喊与绝望,我们只能透过小小的网格感受那生生不息的希望。
哪怕,是绝望中发出的微弱的希望,也是永不磨灭。
惟愿,这个世界更安宁美好,惟愿每个人都活出一个人该有的尊严,每个人都不放弃生之为人的希望。
读完这本书,我走出人生最迷茫无助的阶段,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