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从文化视角,分析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


浅谈红楼:从文化视角,分析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
文章插图
《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又被称为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尤其是贾家作为世家大族,在礼仪风俗方面的描绘更是全面,而今天我们就立足《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从贾政棒打宝玉,宝玉期间的反应、心理状态、受伤程度等具体情况,来分析《红楼梦》中的孝道观念。
浅谈红楼:从文化视角,分析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
文章插图
第三十三回,因为忠顺王府长史官前来贾府索要琪官(蒋玉菡),加上贾环在贾政面前污蔑贾宝玉,将金钏跳井自杀的的原因归结至宝玉强奸未遂,惹得贾政大怒,当即将命人将宝玉按住,就开始一顿棒打。
贾宝玉的反应也很有趣,在得知贾政要棒打自己之后,他的心理并没有接受这一事实,而是想办法自救,书中如是记载:
那宝玉听见贾政分付他“不许动”,早知凶多吉少,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乱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哪里。——第三十三回
贾宝玉的行为是否符合孝道?这就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点早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此问题跟自己的徒弟曾子讨论过孝道:
曾子耕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子曰: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既身死而陷父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
故事讲的是曾子有一次耕田的时候,不小心将瓜根斩断,父亲很生气,于是痛打了他一顿,曾子疼得昏死过去,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于是很高兴地走了。可是孔子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很生气,命令门人,以后曾子来访,别让他进来。曾子不解,就亲自前去询问孔子为何?孔子回答:父亲打你,如果只是轻打,你就应该静静承受,但是如果是重杖,你就应该逃走,因为如果你被棒打致死,就会将自己的父亲置于不义之地。
浅谈红楼:从文化视角,分析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
文章插图
所以在孔子看来,遵循孝道的具体行为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而这种思路放在贾宝玉身上同样适用,在不知道贾政接下来的实际殴打情况的前提下,他找人去向贾母、王夫人等人求救,是基于对孝道的遵循,因为如果贾宝玉被打死的话,那么他就会将父亲贾政陷入杀子的不义之地,这一点从后来贾宝玉挨打的受伤程度也能明显看出。根据书中记载,贾宝玉当时的伤势很严重,如果不是贾母及时赶到,贾宝玉完全有可能会被贾政活活打死:
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竟无一点好处。——第三十三回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在整个笞挞过程中,贾宝玉没有任何反抗性的行为,虽然他经受着巨大的肉体痛苦,最多只是喊叫几声,却从未对父亲贾政有任何实质性的反抗,贾宝玉的这种行为,是对封建传统孝道的贯彻。
浅谈红楼:从文化视角,分析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
文章插图
但是从《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来看,贾宝玉并非孝道之人,而是个不折不扣的不肖子,甚至曹雪芹在第三回“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借《西江月》中诗词“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来讽刺贾宝玉,那么事实上贾宝玉是不是真的如此不孝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书中对贾宝玉的评价带有阶级性色彩,贾宝玉是个孝子,但他遵循的孝道是“庶人之孝”,这种孝纯粹、干净,可他同时又是贾府公子,贾政等人对贾宝玉的孝道要求却是“官宦之孝”,他们希望贾宝玉用功读书,立志功名,将来光宗耀祖。处于封建时代,“官宦之孝”更加被重视,所以才会产生贾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评价,我们接下来在站在“庶人之孝”与“官宦之孝”的角度来进一步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