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耔斌 打捞世间音乐宝藏(图)( 二 )


王耔斌:每次我们准备出发的前一年,我和我的团队都会做大量准备工作,查阅各种资料,了解我们要去的地方的文化背景,设计一条适合我们行走的路线,沿途都会去到哪些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这些地方又蕴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音乐宝藏,这都是我们要去挖掘的。当然,这也少不了很多老师的帮助。前期我们拜访了很多人类学家、民俗学家、音乐学家和田野采风学者,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线索,对“行走的声音”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帮助很大。
2016年4月,经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萧梅老师推荐,我们在兰州拜访了郝苏民老师。我们和郝老师聊了整整八个小时,听他讲述西北的历史文化、民族的迁徙,一幅幅人们当年跨越重重山脉,建立美丽家乡的画面浮现在脑海。这条迁徙的路上避免不了的就是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正因为这样,才孕育了西北特色的多民族融合文化。郝老师说的一句话我至今都记得,“人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总要找一条路,路上走过的是人,人上面走过的是时间。你们要想找到这些时间留下来的故事,就一定要走上这条路。”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坚持要走出去的原因。
老爷子的弦子弹得震天响
唱出的每一句都掷地有声
采访人员:“行走的声音”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哪里?给您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王耔斌:甘肃省武威市是我们“行走的声音”计划的第一站,武威曾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凉州”,是河西走廊的门户,被称作是丝绸之路的东大门。我们遇到了年近80岁的凉州贤孝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月老爷子。凉州贤孝又名“凉州劝善书”,它的内容都是以英雄贤士、忠臣良将、孝子贤孙等故事为主,通过贤孝艺人们的传唱,把这些理念植入人们的心中。凉州贤孝以三弦伴奏,演唱者多为盲人。徒弟从很小就跟着师父,接受师父的口传心授,练习技艺,艺成后开始行走江湖,流浪于民间。一人一琴,席地而坐,自弹自唱,曾经的凉州土地上,只要是人群聚集之处,总能听到贤孝朴素的回响,但如今却很难听到了。
王老爷子15岁时失明,为了活下去,开始跟自己的师父学习贤孝,学成后,同所有的贤孝艺人一样,背着一把琴,凭着一腔热血,开始流浪卖艺的生活,不仅在武威周边市县留下了足迹,还曾去过新疆。《行走的声音·河西走廊》音乐专辑收录的第一首歌,便是王月老爷子演唱的《贤孝·开篇词》。老爷子的弦子弹得震天响,唱出的每一句都掷地有声,我们没有再对这首歌进行音乐场景的打造,只是对老爷子的声音进行了简单的后期处理,力求让大家感受到来自武威贤孝的生命力。
采访人员:行走了五年,这一路上还发生了哪些让您难忘的故事?
王耔斌:一路走来,有太多让我难以忘怀的故事带给我惊喜和感动。当我们一行人抵达张掖皇城镇向阳村时,65岁的白金花奶奶身穿裕固族盛装在门外迎接我们。作为游牧部落的后代,唱歌对于白金花奶奶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她会很多当地的民歌,这些音乐都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也是这个民族历史的最好见证。奶奶听说我们要来录歌特别高兴,把会唱的歌都要唱给我们听。一天下来奶奶的嗓子都唱哑了。休息时我跟奶奶聊着家常,她回忆起儿时父母劳作时的场景,那时苦于没有其他劳作工具,擀毡的人们要匍匐着身子,靠双肘压牛毛,压得越紧毡子越结实,双肘常常因此渗出鲜血。裕固族人能吃苦,也能苦中作乐。奶奶说她的父母在擀毡时总会唱起一首民谣,叫做《擀毡歌》。奶奶一边唱,一边前后摆动着小臂,模仿着当年父母擀毡的动作,歌词简单,曲调明快,非常好听,让我一下子仿佛看到她小时候的模样。后来白金花奶奶受我的邀请到北京演出,每当奶奶的歌声响起,台下的人都静静地聆听,仿佛被奶奶带到了远方。演出结束,我们即将跟奶奶告别时,一同前来的白金花奶奶的儿子问,“我母亲不就是会唱几首民谣吗?她唱的歌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我回答他,“如果有一天奶奶不在了,就没有人会唱这些歌了,裕固族也很可能忘记自己的来源和历史,这就是白奶奶音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