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妇女|清朝妃嫔为何穿走不稳的“花盆底”?不只为了美观,更为方便皇帝

如果你经常看清宫戏的话,应该就会知道,清朝宫中的妃子穿的鞋子都非常奇怪。这种鞋拥有一个上宽下窄结构的底子部位,看起来就像是花盆的垫脚部位一般。正因为如此,它才会有“花盆底”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清朝妃嫔为何穿走不稳的“花盆底”?不只为了美观,更为方便皇帝!
【 满族妇女|清朝妃嫔为何穿走不稳的“花盆底”?不只为了美观,更为方便皇帝】

满族妇女|清朝妃嫔为何穿走不稳的“花盆底”?不只为了美观,更为方便皇帝
文章插图
本文我们之所以要提及这种鞋子,主要是因为很多小伙伴在看到这种鞋子后,心中都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即“花盆底”样式那么奇怪,穿着又不舒服,为何清宫妃子还要穿呢?可能很多人在看到这个问题后,会自然而然地回答俩字“规定”。虽然情况也确实如此,不过其中的原因却并非只有这一个。

满族妇女|清朝妃嫔为何穿走不稳的“花盆底”?不只为了美观,更为方便皇帝
文章插图
“花盆底”,全称为“清代花盆底鞋”,又称“旗鞋”,是清朝时期满族妇女穿的一种鞋子。这种鞋子通常以木料为底,鞋底高5~10厘米,最高可达25厘米,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因其落地踩下印痕特别像马蹄,所以又被人们称为“马蹄鞋”。也许有人要问,满族没入关之前,是传统的游牧民族,无论男女都会骑马,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既然要经常骑马,满族妇女就不可能穿这种奇形怪状的花盆底鞋。

满族妇女|清朝妃嫔为何穿走不稳的“花盆底”?不只为了美观,更为方便皇帝
文章插图
关于花盆底鞋的起源,大概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传说,满族妇女在入关前,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可是深山老林之中,虫子、蛇很多,很不安全,她们为防虫蛇叮咬,于是在鞋底绑缚木块。这样,那些虫子很难叮咬妇女们了。后来满族入关,花盆底鞋日益精巧,逐渐发展成了高底鞋。
第二种传说,满族的先民(也就是女真人)为了渡过一片泥塘,打败敌人,收复失地,于是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渡过泥潭,终于取得了胜利。因此,满族人认为是这种鞋子保佑了他们,为了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后来经过改进,演化成了满族的花盆底鞋。

满族妇女|清朝妃嫔为何穿走不稳的“花盆底”?不只为了美观,更为方便皇帝
文章插图
后宫妃子总会花心思在自己的鞋子配饰上,希望能给皇帝留下好印象。而皇帝也因为有了这些花式不同的鞋子,而更方便了因为,后宫佳丽三千人,皇帝没办法一一区分,但是他能够通过鞋底明显的标志去记住一个人。这样对于皇帝来说,就方便了。也可以说,花盆底鞋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能够区分妃子间的等级。不过,因为历史久远,许多观点无法一一印证,就在这里不多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