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在一个案子里 , 系统显示参保人是个孩童 , 但医保购药记录里却有大量帕金森药物 , 这是比较明显的数据异常 , 或者有的人在十几个不同科室先后开药 , 这也是通过后台监控能够发现的数据异常 。 ”
王璇说 , 嫌疑人为避免引起怀疑 , 单张消费卡往往消费几万元后就会换成别的卡 , 不会长期使用 , “实际上 , 我们在审理过程中 , 对于部分购药记录是虚开药方还是真正有需求的用药也难以判定” 。
不过 , 一旦查出一个人 , 他的上下游同伙便能顺藤摸瓜地找出来 。
“医保卡是谁提供给他的 , 他开出来的药最后给了谁 , 根据这些口供 , 我们再把其他涉嫌骗保的人‘挖出来’ , 这些大多都是他的亲友 。 在我们查处的这35件案件中 , 共同犯罪率高达97% , 共犯人之间一般是家人、亲属、同事等熟人关系 。 ”王璇说 。
而在另一起案件中 , 与犯罪嫌疑人李东(化名)共同犯罪的 , 就包括他年仅24岁的儿子李扬(化名) 。
被抓获时 , 56岁的李东已经萌生了“退休”将“事业”传承给儿子的想法 。 而根据李东的交代 , 他还有很多“徒弟” , 他负责教授徒弟们如何持他人医保卡代为就诊开药 , 以及将自己合作多年的“下家”药贩介绍给徒弟们 , 而“徒弟”们则会积极鼓动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参与进来 , 田林、刘莹夫妻便是他的徒弟之一 。
而李东的这一套熟练的诈骗手段 , 也是从他的“师父”那里学来的 。 判决书显示 , 父子俩人累计骗取国家医保基金103万余元 , 最终分别获得了七年到九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
贪图利益 , “租”出医保卡 , 每月获利500元
绑定了个人身份信息、就医用药权益息息相关的医保卡 , 如何成了不法分子敛财的工具?
王璇表示 , 这跟部分参保人法律意识淡薄、贪图蝇头小利有关 。 犯罪分子收集医保卡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以帮忙买药、自己医保卡未达报销门槛(北京市门诊报销起付线为1800元)等理由 , 骗用亲朋好友的医保卡;二是利用亲朋好友贪便宜的心理 , 承诺帮助达到医保报销门槛或给予一定的好处费;三是面向不特定的持卡人以定期租赁或提成方式租用医保卡 。
“譬如在一个案子里 , 负责收卡的人是一个按摩店老板 , 有人到店里按摩时 , 他就会不经意地提起‘你的医保卡要是用不到 , 就暂时存在我这里 , 每个月给你500元’ , 有些客人贪图这笔钱 , 就会把医保卡给他 。 ”王璇说 , 出借医保卡的人 , 多是郊区、年龄相对大一些的居民 , 他们有的嫌去城区就诊买药麻烦 , 就会拜托他人代为购药 , 有的认为自己用不到医保卡借出去“发笔小财”也无妨 , 最终让不法分子成功收集到大量医保卡 。
而在开药环节 , 医院对于持卡人与用药人是否一致的审查漏洞也给了他们“钻空子”的机会 。 王璇表示 , 医生诊断开药时 , 需核对卡、人是否一致 , 但部分医生疏于核对 , 或因系熟人等原因而未尽到核对责任 , 遇到亲属朋友代开药的情况 , 医生通常不会审查、记录代开药人身份情况 , 客观上也确实难以审查 , 冒名就诊就有了可乘之机 。
此外 , 根据相关规定 , 门诊一次性开药量一般不超过7天 , 部分慢性病药品一次最多可开一个月药量 。 但由于不同医院间缺乏联查机制 , 行为人同一天或几天内辗转多个医院开出同一类药品 , 也难以察觉 。
“当然 , 这其中也存在医疗结构工作人员监守自盗的情况 , 例如采取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收费单据、虚开发票、伪造住院、开药记录等 , 甚至与冒名开药者相勾结 。 ”王璇表示 , 譬如李东骗保一案中 , 嫌疑人供述中 , 他就通过金钱与财物贿赂的方式买通医生 , 给他开具了假的处方 。
而作为交易链终端的药品销售单位 , 为了经济利益 , 明知药贩子提供的是通过诈骗虚开的药品 , 依然选择从非正常渠道进货 , 充当了诈骗医保基金犯罪链条的重要一环 。
稿源:(搜狐健康)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22aH242020.html
标题:诈骗案|北京五区一年查获35件医保诈骗案!4600万“救命钱”是怎么被套走的?( 二 )